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康熙惠妃(176)

作者: 沉行原 阅读记录

但是这个决定让豪绅地主很不满,诸如世袭的缙绅,原先他们还能雇佣很多农工,使唤他们干活,但现在百姓手握土地,虽然不多,一个三口之家只有几亩地,但开垦费时间,养肥土地更需要花时间费心神,所以给他们干活的百姓锐减。

而且这条旨意一出,就有地主担心皇上会收回他们拥有的土地,一度有谣言这样说,导致他们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

官方迟迟没有真正的旨意下来,如果皇上真的狠心无情拿他们开刀,那他们是不会依教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悬在头上的刀迟迟不落,就在他们认为谣言是真,准备做些动作出来之时,康熙终于下了命令,凡事有世袭之位的土地主,从这代起拥有的土地面积将会逐代递减,若是后辈子孙有大出息者,则可酌情恢复。

终于等到这一天,紧绷许久的他们松了口气,他们也不想大动刀戈,虽然现在这个结果不是那么让人满意,但是比全部都收回去好,而且有脑子的人想得更远,这样或许可以督促子孙,不要做那等无用之人。

作者有话说:

依教:<动词>答应,西南、中原官话。

第85章 心中有光

芷珠和她新收的徒弟将各地送回来的勘图简单做了个沙盘,看着初具雏形的交通建设,她恨不得立马驾车去炫炫,可惜她不会造车,把想法都告诉工匠们,他们也是一筹莫展,芷珠叹气,只能希望他们大胆去探索了。

以前读书的时候,她总想不通,明明历史上的华夏大地早有出现利用煤炭的例子,冶炼钢铁也是古代早已出现的壮举,除此还有许多了不起的成就,为何从中世纪开始,西方诸国能快速发展,赶超直到最后虐打我国,为何我们璀璨华夏文明只是昙花一现,没有诞生如西方科技大爆炸那样的盛世,为何读书上学时课本上的知识理论都是用外国人的名字来命名,很多很多。

后来长大了,她终于明白,自秦始皇一统中原,群雄逐鹿的场面就此终结,后世的统治者皆是以大一统思想为主流,重农抑商,重文轻技,前者最终出现了士农工商的排序,以小农经济为主,百姓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狠狠将他们钉死在这一片土地上,把商业视为低贱行业,便以为能弱化内部竞争,加强皇权,百姓常年是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为温饱奔波,如此怎么能思想碰撞;后者更是简单粗暴的将人分为两类,死读书且上行下效迂腐官员文人,深受八股文荼毒的科举学子,和一辈子都被锁死在土地上的老农,阶级明显,理论和实践两者泾渭分明,不能相互作用,没有足够刺激,怎么可能会出现十七世纪时西方的连带效应,科技爆炸。

现在只希望这些措施能起作用,能改变百姓已经僵固的思想,说不定能从摆摊经济开始,到最后繁荣的市场经济。

这次科考也是初阶段测试,让学子有竞争有碰撞有交流会思考,激发各种奇思妙想,希望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不然民智不启,何以壮哉我泱泱华夏。

之前实施的利民举措,倒是真的有为民着想的官员对此感到高兴,身处基层的他们是切身体会到人间疾苦的,也知道现在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人地矛盾虽得到了解决,但随之而来的粮食产量跟不上人口所需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不然人口的饥荒也是大患,百姓抢粮在不久就会成为日常,进而会有民变爆发的危险。

芷珠知道虽然历来都是南方稻谷北方麦种,但西南多山地,道路崎岖,华东、华中两地多平原,气候良好,是种植玉米土豆番薯最佳地理位置,精心栽培也是短期内除主食外又一大高产作物。

原本明朝万历年间沿海一带就有这东西,但是没引起重视。

所以玄烨派人远出海外的时候,特地吩咐他们找这几样东西回来。

看着派出海外的人带回来的种子,玄烨不解这其貌不扬的东西如何能成为果腹之物。

芷珠只好带着两孩一大人,亲手烤了红薯,煮了玉米,看着夹钳上有些黑乎乎的东西,玄烨伸手接过,犹豫了瞬不知道该怎么吃。

看他左右为难,芷珠催道,“你先剥外面啊。”

他捏了捏小心剥落手中黑炭的外衣。

两个孩子也想要动手试试,芷珠赶紧拨开他们的手,“现在烫,等会儿,你阿玛无情铁爪让他来。”

御儿听话坐着小马扎,玺儿却等不及,围着玄烨团团转。

“玺儿别馋了,你再吃都快成小猪了。”

看一旁蹲着正滋溜滋溜,目不转睛盯着他手中吃食的玺儿,男人轻声一笑,“个小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