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康熙惠妃(76)

作者: 沉行原 阅读记录

然而黄河走向本来是从河南向东北方向去往渤海,这一番折腾竟然导致黄河转而往南,取道皖北,流往黄海去。

黄河南下和淮河相撞,两河相遇,就像芷珠开始猜的那样,终酿成令人心痛的洪涝灾害。

芷珠又给他说了自己的打算,她打算将洪泽湖修成蓄水池,再在上游选个地址修成大坝。

靳辅没有否认他的想法,只侧重说了明朝有一位水利学家潘季驯,他治理黄河的方法。

芷珠也很佩服这人的高明策略,但还是疑惑:“如果我们也用这个方法,这万一如这次水患,倒灌回去又如何?”

“这正是你刚提出方法的隐患之处,本官之前路过一庵堂遇见了一位小友,此人才学过人,水利书籍读了不知几凡,我与他甚是投契,请他当了我的幕僚,你们两人可要互相协助。”又招来身边随从去请陈璜几人。

这人走进来向慕靳两位大人行礼,芷珠见他举止不凡听他独得之见,看他所著《河防摘要》,内容不拘泥前人所著,更有创新,不得不承认,是比她原先想得要高明很多。

“只是这河底淤沙如何治理?”慕大人一直默默听他们商讨,他也对此有研究,立刻明白其中关键点,只要想到黄河水里的泥沙会导致淮河中下游地段的河床升高,最终成为“悬河”,一到汛期会非常危险,他就不寒而栗。

几人听到这话默默不言,显然也知道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芷珠想了想指着地图上几处地峡说:“一咱们可以在这些地方修建水库,保留沙石放水而去,第二可以种草种树用来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我考察过黄河支流里的沙土,透水性不高,不能用来建筑工程,到是种番薯用再好不过。只是这番操作作用不大,且怕是只对上游产生效果,所以我们只能把目标放在加固黄河岸坝上,再依次多修建几个大坝,不论灌溉防水都有利处。”

“在大坝上多设置几道闸门,利用水量及上下游水位差,将泥沙从泄水口冲出去。”

几人点头,陈璜听他言,心有启发:“如此一来每开闸放水,水流速增加,也让河底不再那么容易沉积泥沙了。”

芷珠点头,提到水库就想到现代著名的水电站,水库具有蓄泄水调节水的功能,如果能利用水库发电就好了。

只是这时间跨度太长,劳民伤财,不知道康熙国库能支援多少,还是要借助富绅之手才行。

看来自己不仅要试验出水泥的真实性,实地详细勘测绘出图纸验校模拟,还要督促康熙多赚钱,实在任重道远。

......

见众人商讨一番有了结果,慕大人拍了拍肚子,大手一挥:“水患已停,后续治理也有了初步策略,咱们先去用膳吧。”

商讨一天,大家也疲惫,吃喝完毕各自离去,芷珠和他们约好时间去勘察他们定好的几处适合修建大坝的位置,便回了庙宇。

今天是个晴天,头顶星空银河闪闪发光,芷珠带着系统走在上山的路上,听它叽喳。

拾阶而上几日郁气慢慢散去,这几日还挺担心他们因她年纪而轻视,今日一番了解,不论才德品性几人都是大才。

看着手中的圣旨,康熙竟然将她提拔为安徽通判。想到靳辅几人意味深长的眼神,芷珠知道要是她表现好,高升不是问题。

芷珠脸上挂着让人甜到心里的笑,眼里满是热爱。看着山下点点星火,现在百姓重拾家园,要不了多久又能开始新生活,自己也有了新方向。

回到庙里,两父子正围着火而坐,那老父主动对芷珠点头示意,小子也羞涩对芷珠一笑。

芷珠惊讶他们突然转变的态度,见那老人咳了咳握着佛珠双手合什对他说:“小友晚好,贫僧弘智,昨日路过此地,叨扰了。”

回了礼,芷珠看他貌似有话要说,还是坐了过去。

“师父从哪儿来啊?此地大水,路上可还好?”芷珠礼节性的问了几句。

“我们一路从桐州走来,五河凤阳水患最为严重,其他地方到还好。本打算往青原山去,水患严重才止了脚步。”

那小孩儿乖巧立在身后,轻轻拍着老和尚的背,芷珠瞄了又瞄,按下心里的想法。

虽然不知道这和尚的意图,但他心胸开阔,学识丰富,和他谈话倒是轻松自在。

......

“贫僧年轻时曾游历四方,小友可曾听过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这两人大名,他们自西方而来,历经如唐三藏取经一般的路程......听他们说起路上奇观,贫僧真是惊叹。”老和尚看他谈吐不凡,一时兴起说起自己游学的趣事。

芷珠惊叹他认识汤若望,观他才识,不说朝廷重臣,一方大官也是该的,为何如此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