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栓紧我家经纪人(146)

作者: 揽月照大江 阅读记录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吟诵的声音激昂慷慨,充满着无限的力量,再加上这首词的内容,让人顿时血脉喷张。

对于这首词,在场的人不会有不知道的,而正是知道,所以才会有更深的体验。

岳飞的这首词,激励着华夏儿女的爱国心,而在抗战的艰苦时期,这首词曲更是以其低沉却又雄壮的歌音感染着那些为祖国前赴后继的儿女。

这是一首颂词,对那些与国家危难而挺身而出的华夏儿女的颂词,说的是他们的无畏,是他们的拳拳报国之心,是他们流传给后世子女的精神。

罗阳在这里吟诵这首词,就是在告诉所有的人,今天,在这清风居里面,有着那么几位为着祖国的安全而负重前行的人。

但是,谁也没有说话,没有人站起来,说想要拜会拜会这几位老人。

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有的事情,是不需要口头上的表达的,那些东西,是要牢牢的记在心底,让后一辈一辈的传承下去的。

清风居里一片寂静,有人受到感染而情绪激昂,有人心绪久久不能平息,也有人……心底一阵阵的暖流涌现,冲的鼻子发酸。

罗阳是一直知道自己有那么些许文青的,但今天他觉得自己的文青却是恰巧刚刚好。

而一直关注着那边的李仁亚看着挺直了腰背坐在古琴之前的罗阳,又看了看自己周围几位眼睛里已经开始冒马尿的老战友,也是忽然觉得这小子其实也不怎么讨厌,而且真的挺讨喜的……

于是,也就是在所有人都紧紧的闭上了嘴巴的时候,罗阳一个人的声音就显得格外的响亮了。

“今天我的第一首曲子是《广陵散》,赠予那些保疆卫国的英雄们。”

语罢,罗阳的手抚上古琴,琴音骤起。

短暂的曲头,由一种怨恨凄然的低音引起,琴声徐缓低沉,呈现出缅怀沉思的效果,主调情绪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用猛烈的“拨刺”手法,连续而急促的奏出气势磅礴的乐音,殊死搏杀的的战斗气氛,形成声势夺人的高潮。

接着是华彩性的泛音导入壮阔豪迈的双声曲调,表现出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最后转入作为乐曲结束的乱声部分,热烈欢腾好似大锣大鼓奏出的振奋人心的凯旋曲,让人心绪激昂。

《广陵散》是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以抑扬顿挫的杀伐气氛而闻名,也是平和的古琴曲中唯一一首具有杀伐之气的曲子,前奏清透有序,中间起承转合,表现了临危不惧的反抗意识。

而谈起《广陵散》,暂且不提它背后聂政刺韩王的故事,那有一个人的名字必然在这首曲子奏出来的时候顿时乍现,那就是有着“山野之仙人也”之称的嵇康。

而关于嵇康与《广陵散》的来历,更是有一则神鬼传奇,说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如若清风,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此曲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这是《广陵散》的一种来历,但是大多人都是不相信的,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这首曲子的精妙绝伦。

后来,嵇康因为帮朋友出头而被司马昭赐死,上刑场时,嵇康仍旧从容淡定,衣发不束,而之下却有三千名太学生跪拜求情,场面浩浩荡荡,一度让司马昭难堪,但是嵇康名气之盛,更让司马昭容不下他。

而嵇康面对死亡,仍旧一如既往的神情自若,他叫人拿来了一生挚爱的琴,轻抚琴弦,一曲《广陵散》让众人惊艳不已,弹罢仍让人觉得荡气回肠,婉转清扬。

但同时也让众人为嵇康哀叹,刑场之上,嵇康说道:“从前袁惟说要跟我学习《广陵散》,我常常吝惜不已,如今看来是要失传了。”

说罢慷慨就义。

这也就造就了后世有《广陵散》此曲早就失传了的说法。

但是无论这首曲子还是不是当时嵇康手中的那首绝响,它此刻的魅力仍旧不容小觑。

场面一度寂静,有的人沉浸于琴声之中难以自拔,可以说,这首曲子,是罗阳来到这清风居里弹的情绪最为激烈的一首曲子,就连罗阳自己也是沉浸于其中。

音乐,往往具有一种超越语言的魅力,它可以直达人的心底,产生微妙的变化。

没有人喝彩,但掌声却是一阵阵的响起,经久不息。

而罗阳则是在此刻拿下了脸上的那张黑色的面具,郑重的放在了一旁,然后起身向众人行礼,更是向那几位并不起眼的老人抱拳行礼。

有些人,值得他一心一意的做他想要做的事情,以前的时候,他从来都没有机会做这种事情,尽管心里有那个想法,也是难以付诸于实际,而现在,他有适合的场合,也有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机会,他觉的自己就算是放肆一点也没有多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