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栓紧我家经纪人(309)

作者: 揽月照大江 阅读记录

警察拿他没有办法,一是找不到证据,二是因为舆论的英雄,他已经成为大众口中的‘黑暗骑士’。

正邪之辩在失去了衡量的标尺,凶手已经不再那个隐藏在黑暗中、与警察玩着猫鼠游戏的某个人,他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出来,因为在他背后,后者无数隐藏在显示器背后的支持者——‘键盘侠’。

正如第四起‘老人碰瓷案’中为碰瓷者辩护的律师何旭。

他被摆到大众的面前,网络上众人的投票决定他的生死,而‘秩序守护者’也在这里给警察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每个鼠标的动作,都是充满戾气的帮凶,每个显示器的背后都是目露凶光的同谋。

这就是矛盾。

所谓法不责众,更何况这些人也并没有真正的触犯到当下的法律,所以,也就更加的肆无忌惮。

而位于这样一次暴乱中心的戚远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罗阳在笔记本上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戚远,二十二岁,一个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容貌俊朗,成绩优异,性格稳重。

五岁的时候见证了奶奶的死亡,七岁的时候目睹了姐姐的死亡,同年母亲自杀离世,于是接下来的数十年里,戚远都同酗酒的父亲待在一起。

在二十二岁那年的中秋团圆之日,他放假回家,然后于自家客厅中亲眼看到了被残忍分尸的父亲,并自己拿起手机报警立案。

如果忽视他就是幕后连环杀人犯的身份,且还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连环杀人犯身份,那么这样一份摆在明面上的资历,无疑代表了他悲惨的人生和命运的多舛。

似乎在三起案件并案之前,谁都没有想到那个大晚上抱着双腿在自家门口痛哭的大男孩会是坏人,谁也没有想到事情最后竟然会一步步的滑向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第三起案件发生之后的戚远看上去多么的令人心疼,那么并案之后发现确切端倪之时,戚远这个人的复杂就有多么的令人毛骨悚然。

而他的失控,更是对现实规则的一种强力挑战。

在徐克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任我行曾经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一个横行江湖世界、谁也不服的狂傲任我行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证明这位一生只佩服‘三个半人’的自大狂,仍然不得不遵从江湖世界的秩序。

秩序,在任何的地方都存在着,即使是实力为尊的江湖,仍旧是讲秩序的世界,而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就好比如今的社会。

在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灰色地带,凶手戚远以‘秩序守护者’的身份自居,渴望成为惩恶扬善的大侠,而正义的主角顾维利却是一副胡子拉碴的脸,不修边幅的衣服,一副中年大叔模样,颇具烟火气息。

乱世天教重侠游,忍甘枯槁老荒丘。

凶手戚远若真的置身于江湖,就像大多武侠小说所述那般,其与顾维利等一干围绕柴米油盐打转之人本不会有过多交集。

可惜,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庙堂有庙堂的法则,现代社会毕竟不是小说中的江湖。

规矩没错,法则也没错,错误本身在于身份界定的错乱,我们不能在武侠片中讲王法,在刀光剑影的江湖里遏制杀人,当然也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以大侠的身份自居,快意恩仇,用暴力替代法律。

《结束》,这样的故事发生的这座城市,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脚踏现实大地的土壤,一边费劲心机地抹消掉留在案发现场的一切罪证,一边却要努力地生活在江湖的虚幻中,这是戚远最大的悲剧。

以暴制暴、法外制裁是戚远行凶的主因,他的行为凌驾于法律之上,会让罪犯变成为审判罪恶的法官。

他用暴力的方式,点燃了整座城市的戾气。

同时他自身的暴戾,也被这个世界所彻底点燃,于是紧接而来的,必然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沉沦和失控……

第一百六十一章 缘由

“罗阳,七点钟了,出去吃东西吗?”

也是不远不近忽然而来的一道声音,将罗阳从《结束》那虚妄而又现实的故事之中唤醒。

放下手中的剧本和笔记,罗阳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随手的关掉一旁的台灯,也是连忙的朝人应道。

“来了,魏然你等我一下!”

属于现实世界所有的熙攘也全部的涌来,罗阳推上书桌前的椅子,手忙脚乱的脱下拖鞋,去换上更适合外出的休闲鞋。

站在衣柜前犹豫了一瞬,罗阳还是低头拉着自己身上的T恤用力的嗅了嗅。

“嗯,还好,没有汗臭味。”也是稍稍的点头,罗阳这边抓起放在旁边的鸭舌帽,也就那样利落的跑出房门,到院子里面跟人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