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帝姬(32)

作者: 时朗 阅读记录

可如今连郭淮、何平涛等人都静默不语,他居然跳了出来,真是自个往枪口上撞。

景元帝正巧要敲山震虎,这人跳得可真及时。

“我大恒虽物阜民丰,可却也有那食不果腹之地。既然李爱卿说到仁爱,想来不忍我大恒百姓受苦。”

景元帝眼光落在吏部尚书身上,“石爱卿,西南之地春耕之事便让李爱卿去守着吧,既然守着春耕之事,那礼部判部司之位便不适合,石爱卿看看,西南有无司农一职,若有,李爱卿不几日便动身上任吧。”

李晓便是不通官场之事,可也知道他此刻是被贬了。由从三品京官贬至西南地界的八品小吏,这还不如直接罢官免职!

李晓软倒在地,“皇上,臣……臣……臣知错了!”

李晓想讨饶,可半天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只是嘴里不停的嚷嚷着,自己错了。

刘福招招手,让大殿两侧的侍卫将人拖下大殿。

大殿安静了,一众文官内心却焦躁沸腾。

昨日在养心殿的臣子心里自是有底,他们的交好同僚也被叮嘱过。至于那些稀里糊涂的,自命清高过日子的人只有惶惶不安。

就在刚刚,若不是自己慢一步,那贬去西南的便是自己。

殿中一幕,看是景元帝贬斥大恒官员,可却也明确告知赫吉安,两国若是交好,那便真诚点,切勿认为大恒软弱可欺。

“三王子若是能以骏马交换,大恒绝不会少了小忽安的一分一毫。”赵清毓说道。

各取所需,两不相欠,这才是诚意!

赫吉安笑得憨厚,“帝姬都开口了,吉安哪有不依之礼,便按照帝姬说的,各取所需吧!”

后续的事,景元帝交给了户部和礼部。

“这个小忽安的三王子是个狡猾的,居然还挑拨离间。”景元帝冷哼一声,“他以为我和毓儿同他忽安王室一般?”

景元帝将手中折子递给赵清毓,“这个价,毓儿觉得如何?”

赵清毓扫了眼折子上得价格,五石米粮换一匹骏马,这价格还算公道。

不过折子后还有一段话,小忽安想让大恒派工匠和农夫前往小忽安,帮助小忽安修建屋子和教习族人种植粮食。

“我前几年听说过,小忽安部落内有块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大忽安可没少打这块平原的主意,几场交战,这块平原还是让小忽安保住了。”赵清毓继续说道,“看样子,他们此行,志不在粮,而在工和农。”

“若是他们不再受制于米粮,恐怕第一个攻打的便是大恒。”景元帝蹙着眉头说道,“看样子,这工匠和农夫不能派去。”

与景元帝想法不同,赵清毓倒是希望小忽安部落能够壮大,最好能与大忽安抗衡。如此,四足鼎立,大恒才有足够时间准备。

“教会他们倒不是不可,只是,不能让我们长途跋涉去,得要他们来。”赵清毓说道,“圈一块地给他们,不能放任他们四处走动。”

大恒工匠和农夫前往小忽安,若国事变动,他们就成了小忽安的挡箭牌,大恒的软肋。

故而,要想学,便自己前来拜师学艺。

赵清毓眼眸微敛,“爹,等会我便修书一封给二舅舅。二舅舅镇守的西北与小忽安相近,方便教习,又不失监管。”

“希望小忽安能如他们自己所想那般,也好牵制大忽安。“

“希望如此!”

谈定小忽安之事,景元帝又同赵清毓说起武官之事。

赵清毓从北境回京,本就是冲着武举之事。

大恒多年重文轻武,导致城防驻守之地,可用之才屈手可指,良将已至暮年,可却后继无人,如今便是青黄不接。

培养良将武臣,已是亟待解决之事。

大恒若想重回盛世,相比器具物料,人才是重中之重。

去岁冬季,朝廷就放出告示,不拘家世学识,但凡有报国之志,皆可参加武举。如同科举一般,从功夫、谋略考较,进一甲者,可为一府武官。进二甲者,可为一城武官。三甲者,赐校尉,征战杀敌、驻守皇城,由君挑选。

此次武举,不限于簪缨世族,平头百姓,城府之兵,军中劲卒,皆可参加。

第一轮乡试武举已于前几日结束,第二轮的县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赵清毓留在京都,便是考较最后一关,等一个结果。

大恒不缺武夫,但良将难求。大恒边境需要新鲜血液注入,赵清毓此行便是希望能为大恒挑选出一方大将。

“你小舅舅若是习武,定也能为大恒镇守一方!”景元帝颇为惋惜。

霍家满门忠烈,他那小舅子又是个聪明人,若不是手上功夫跟不上,也定是一位镇守一方的将军。

上一篇:弑疾 下一篇:四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