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珠同人)还珠之皇后难为(165)

倒是老佛爷七十万圣的准备工作,皇帝临走前说了,要皇后盯紧点儿,钟茗要统筹的,就是这个全局。因乾隆有话,礼部与内务府也觉得这事虽干系朝廷体面,到底不是军国大事,报给皇后知道也无不可,弘晓与乐克碰了个头,把祝寿的一应事宜详细写了个说明递给了钟茗。

捧着没有标点符号的一堆纸,钟茗看得头晕脑胀。最后干脆召来和嘉等公主商议事情,公主里最闲的怕就是和嘉了,她上头有婆婆顶着,不像兰馨需要事事亲力亲为。又因福隆安伴驾礼佛,正是清闲时刻。当下,和嘉一条一条地读着,钟茗细细听着。

乾隆真是舍得下本钱!

光为了存老佛爷梳落下的头发,他就花了上千斤的金子造了三座美奂美伦的金塔以供奉存放。钟茗几乎没要凸出眼珠子来,感叹着乾隆的奢侈,这个败家子!腹诽一下乾隆,老佛爷几十年来的头发你不会都收全了吧?

和嘉却大为赞叹:“皇阿玛真是纯孝之人!”钟茗看她的表情不似作伪,不禁心肝儿扑腾扑腾地直跳——[你是没见着他为香妃跟老佛爷几乎翻脸的劲儿!]

钟茗还是说了一句:“老佛爷是有福之人。”

和嘉赞叹完了,又有一点感伤:“能这样孝顺额娘,也是皇阿玛之幸……”又想起这是在‘皇额娘’的跟前,连忙岔过话去继续读:“皇阿玛还欲在园子里修一条苏州街,让太监、宫女等扮作商贩、民人,请老佛爷赏玩,在京里也能感受到江南之景。”

还玩上角色扮演了?钟茗再次对乾隆的折腾功力表示钦佩。和嘉还在继续念着乾隆钦定的节目单——乾隆二十六年一过了年还要奉老佛爷巡江、浙。

乾隆,你是杨广投胎来的吧?‘我梦江南好’啊?这还不算今年例行的巡幸木兰与赴承德避暑山庄。这是个驴客,鉴定完毕。

如果说孝心的轻重是可以用撒钱的多寡来衡量的话,乾隆的孝心无疑是足够的了,真金白银不打折的!也许还要算上珍珠宝石……

唔,光说钱有点儿冤枉他了,至少,他还计划着从五台山回来之后去祭一下世宗泰陵,开一回恩科,免几处赋税……因为这三项关系到朝堂,折子里这几个部分就写得简略一些,稍稍提及有这么一回事,皇后娘娘再想到有什么需要增加的项目的时候不要与这几项相冲撞,至少三、四月恩科,不要计划使用皇帝做其他的事情。

钟茗拿过册子,这就是乾隆了,凡事总要弄个引人瞩目来才好,说白了,就是爱显摆。用指甲在‘圣寿节次年奉皇太后巡江、浙’ 下面掐出了一道痕迹来,越看那几个字,心里越沉得慌。

终于扯出一抹笑:“辛苦你了,今年老佛爷圣寿,你是已经下嫁的公主,礼物不能跟出阁前的一样,也不能跟去年六十九岁时一样,你自己要酙酌一下。”

和嘉早也想到了这一节,也与家中商议过了,此时见皇后也出声提醒,是没把自己当外人,笑着应了。又说了一会儿话,方才辞去。

第108章 儿女那些事

皇帝一旦不在宫里,后宫就平静了许多。这回乾隆奉老佛爷礼佛,自己也要装得正经些,并没有带宫妃同行,近来颇有圣宠的和贵人也没得机会一起去,反正走的日子不长,乾隆倒也忍得住,反正个把月不用就回来了。

以这次出巡为起点,隆重的乾隆朝皇太后七十圣寿的庆典活动就拉开了序幕。这一回的出巡甚是隆重,母子两个一路行去,一路示恩,所过之处很免了不少地方的逋赋。每日邸报都有类似祥和的内容出现,留守期间不断有快马把乾隆与老佛爷的行程报告了上来。

因钟茗推荐了紫薇跟着老佛爷一道去伺候,乾隆顺水推舟地应允了。紫薇也投桃报李,每次往京中送信的时候,总要设法以想念皇额娘或是想念晴儿等人为由夹带只言片语,顺便把永璂的情况捎带着报告两句。

永璂跟在乾隆身边没什么机会受亏,看紫薇往宫里捎信,也动了念头。正赶上紫薇悄悄来找他,暗示他也写一点东西带回去。永璂正中下怀,动笔写了两行,还是放下笔,先跑去向乾隆和老佛爷请示过了,得到允许,这才回来把信写完。

永璂的信里并没有显示出过得不好,反是零零碎碎说些琐事,先说钟茗给准备的大毛衣服挺合身、越往山上越冷正顶了用,又说在佛前求了串开了光的念珠,还有个小佛像,权充今年皇额娘的千秋节贺礼,还在山下集镇上看到当地土仪觉得有趣就拣了些看得上眼的带给钟茗和十格格玩。钟茗看过信,稍稍放心,又怕他这是报喜不报忧,担心虽然难免,可也鞭长莫及。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就是这回事了。又知道男孩子圈在身边养着,绝对不是件好事,只能这么矛盾着。

乾隆很觉倒是欣慰,觉得是自己的孝行感染了永璂,自己养出一个大大的孝子来,真是太好了!为此,乾隆自己虽在途中,仍命给皇后千秋道贺,加赐了许多东西,金银珠玉一类乃是命内务府选赐,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并不用乾隆费心,倒是有不少佛前应景之物,是从五台山赐下来的,很有意义,其中还有一柄檀木如意,檀木为主体,上面的镶了三块美玉,沉稳大气、贵重而不觉奢华,很显身份的东西。

钟茗依照递了谢恩的折子,也按时将宫中发生的事情择其紧要驿路传至御前。更有圣寿节的准备工作,宫中各处的修整,为圣寿要加赏宫中各处使唤人等,至少多赏一套新衣,也为着宫里鲜亮好看。又有孝贤皇后之冥寿,也要祭过一回。乾隆都有批示,他不大管后宫的事情,不过是写上“知道了”三字而已。只钟茗报冥寿的折子上的三个字朱砂之迹较其他指示略显粗重,显然乾隆当时心情有些沉重。

钟茗知道乾隆心里对孝贤皇后的重视,没得说,活人永远争不过死人,也没必要再跟死人去争。老老实实地在宫中祭过一回,自己也穿上素服,执侧室之礼为孝贤皇后祭。然后原归原地把过程写去上报,以示自己没有对孝贤皇后不尊敬。乾隆看到钟茗关于祭仪的奏报的时候,心里先是一沉,细细读着,借此怀念一下先妻。此时五台山佛前已作了法事,正为祭孝贤。看到钟茗执侧室礼时,乾隆动了别样的心思。按规矩,继妻对元配发妻,祭祀时就是当执侧室礼的,宗法上,继室与元配的地位也要有一个高下之分……

永璂是继后之子,虽是嫡子,也不是元后之子……大约,不会早夭了,对吧?乾隆对着空中挥了一下拳头,为自己的行为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找到了依据。

————————————————————————————————

乾隆回来的时候,已是二月了,并不像他说的三、四月才回来。钟茗领人迎驾的时候,先掸眼看了一下永璂,见他显得精神了不少,人也沉稳了一点儿,腕子上也挂着一串念珠——据说是乾隆亲自到佛前供奉,临行取来给他挂上的——这才放下心来。

乾隆先从辇上下来,快步走到老佛爷轿前相扶。一面扶着老佛爷,一面命底下平身,钟茗的目光这才从永璂身上收回来,迎了上去,永璂与紫薇就势给钟茗请安。钟茗与乾隆一左一右地扶住了老佛爷,才让平身。

“媳妇儿瞧着皇额娘的精神似是更好了。”

“这是菩萨的功劳。”老佛爷笑眯眯的,在菩萨前摇的几支签都上大吉,老佛爷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慈宁宫已经准备妥当,皇额娘一路车马劳顿,还请先休息。”

“好、好。皇帝和永璂、紫薇也是一路过来的,都得好好歇歇了。”

“都预备好了,您就放心吧。”

乾隆并不立即休息,把老佛爷送回慈宁宫,他反身召见了留京诸大臣,听了各项工作的汇报,特别问了今年恩科的事情,永璋与乐克回禀已经准备好。乾隆还是叮嘱了一句:“此次恩科是为老佛爷圣寿特开,务要周全才好!”

永璋回道:“礼部去岁刚刚办过一回,已是做熟了手的,儿子只管揽个总,并不会有事,请皇阿玛放心。”

乐克随后道:“奴才等敢不尽力!”

乾隆倒是信任乐克,看着乐克恭谨地低垂着头,就想把这个刻板的家伙换个地方。恩科完了,就让他去吏部吧!

“备好了就行,朕要与老佛爷诣泰陵,你们去准备一下。”

“嗻。”

待老佛爷休息够了,乾隆就奉老佛仰去诣陵。乾隆心里对永璂挺满意,又为永璂找到了合适的借口,心情大好。又觉得永璂虽然是继后的嫡子,到底还是嫡子了,乾隆觉得自己福气也不小。与老佛爷祭了一回先帝,还特特地让永璂上前祭酒,祭礼毕后,又赐下胙肉给永璂,也是沾沾福气的意思。

乾隆与老佛爷回来的时候,恩科试子渐渐聚到京城,这回的人流不如去年的多。去年的落榜士子里也有机灵的人,算准了太后七十圣寿兴许会加开一科,故而赁房而居,留京备考。虽说天子脚下居之不易,然回乡之路漫漫,花费也不小,落第而归,回去不免羞于见人,倒不如住下来碰一碰运气,也强如灰溜溜的回去让人耻笑。若是今科得中,去年名落孙山的事情就不会再有人提起了。因留京的人不少,各地再赶来补考一回的人流就显得少了些,京中秩序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