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媚祸(43)

没再久留,两人离开了面馆。

后面,蔚茵依旧过着之前的日子,没再踏出宅子。

经过上次面馆的事,她也在想自己这样一味去寻找过往是否正确?即便找到了又如何?她是奴籍,傅元承不发话,她得一辈子跟着他。

已近腊月,京城里落了几场雪,虽然天冷,但是很多人开始忙活着准备年节。

游廊下,傅元承看着站在不远处雪地里的粉衣女子:“让那对母子尽快离开。”

“是,”玉意站在廊柱旁,垂首应着,“对外会说买卖不好,南下回乡。”

傅元承眼帘微垂,鼻音嗯了声。

“莹娘子近日也没再提过去,当是已经放下了。”玉意又道,“前日往隔壁的曾娘子回了份礼,没有异常。”

傅元承摆手,玉意会意,躬身退下。

蔚茵走进游廊,手里折了一截梅枝,嘴角挂着柔软的笑:“我帮公子摆去书房罢?”

“好。”傅元承颔首,看着花枝上清雅的梅花,“你看着弄。”

两人一起往前走,蔚茵落后半个身位:“公子在这边用晚膳吗?厨房今日要做梅花粥。”

傅元承回头一瞥:“我一会儿就走。”

“知道了。”蔚茵摆弄着手里的花枝,嗅着清香,有些心不在焉。

“在想什么?”傅元承脚步一慢,眉眼轻和。

他看着她,那张脸恬静的柔和,他说什么她就会去做,不会违逆。明明是希望的样子,可又觉得少了什么。

蔚茵仰脸,眼角弯了下:“是隔壁曾娘子递了一张帖子过来,我在想怎么回绝。”

“她约你?”傅元承问,伸手接过那截花枝,垂眸盯着看,“什么事?”

在他面前,蔚茵没有什么能隐瞒,也就直说出来:“说年底了,她家铺子来了一批绸料,让我去挑。”

听完,傅元承笑了,眉眼间的冷淡减缓些许。

蔚茵低下头,捏着手指:“就说天冷,我身……”

“去罢。”傅元承开口。

蔚茵抬头,发带落在肩头:“去?”

“不过一张帖子,就这般小心翼翼。”傅元承转身,继续往前,“趁年前,出去看看罢。”

人已经走出一段,蔚茵才抬步去跟。她不明白他后一句话的意思,年前看看,年后不能吗?

雪溶尽,湛蓝天空像轻薄的蓝色丝绸,清透干净。

永安河将京城一分为二,南城北城。虽是腊月,但是宽阔的河面并未冰封,寥寥几条船只打拱桥下划过。

旁边僻静处,蔚茵打马车上下来,手搭上站在车下的傅元承掌中。他顺势将她接下。

幕篱垂长的白纱遮住了她的面容,上半身掩在朦胧中,旁人窥不见她的分毫。

“正好今日我在这边有事,一会儿挑完了布料,过去接你。”傅元承低头,手指隔着白纱触上她的脸颊,“不准乱跑。”

蔚茵应下:“知道了。”

街口,活泼的碧芝朝蔚茵招手:“娘子,快来看。”

蔚茵仰脸看傅元承,后者颔首:“去罢。”

她笑着转身,脚步不自觉的轻快,竟是迈着小步跑起来。遮下的白纱闪开一线缝隙,露出明媚的笑颜。

傅元承站在原地,看着蔚茵跑走,衣袂飘然,似春日飘落的荆桃花,轻盈曼妙。是这些日子少见的活力,像在汉安时的那个少女。

“殿下,人已经在船上了。”庞稷走过来秉了一声。

傅元承视线扫去永安河,河面上漂着一艘画舫,面上攸尔一冷。

“莹娘子那边,是否让人过去跟着?”庞稷问,也就道出心中不解,“殿下今日有要事,为何带出来?要是被……”

“她,”傅元承轻启薄唇,目视前方,“趁现在,让她看看罢。”

他没再说,庞稷听得云里雾里,只好吩咐人远远跟着蔚茵就好,没事不得上去打搅。

这边,蔚茵走在大街上,迎面而来各色的人,街边小贩卖力吆喝着揽客。耳边声音混杂着,那样热闹,生动。

她边走边看,不远处就是雄伟的永安桥,巨大的石拱横跨河两岸,桥头处不少铺面酒肆,好不热闹。

“是那家罢?”碧芝指着一间布庄,回头问。

蔚茵抬手掀开一角白纱,看着那红色的铺匾:“是,就是这家。”

两人便想着过街去,碧芝似乎更为开心,笑眯了眼睛:“曾娘子人真不错。”

蔚茵点头,又看看四下诸多铺面摊位,心中思忖,桂姐所说的永安桥头又是什么?她能否找得到。

正想着,传来一阵吆喝声,紧接着人群开始惊慌的拥挤。

事情来的突然,蔚茵与碧芝被冲开。她本就瘦,不知被谁撞到,一个不稳摔在地上,幕篱掉落在地,脑中一阵晕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