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村长(178)

作者: 孙家小娘 阅读记录

冯氏想了想,顿时就不想戴现在手里的帷帽了,不过现在急着出门干活,虽然有点儿嫌弃,但还是把帷帽带了上去。

谁都没有办法阻挡她现在遮太阳,就算是影响看路了也不行,她是肯定不能晒黑的。

至于那个不听话的闺女,她抬头看了一眼梁思思,发现梁思思相较于昨天中午,好像是又黑了那么一点儿。

不由得还是问了一句:“那中午我做帽子的话,你要不要?”

梁思思:“要啊,为啥不要?”

至于她帮着一起做这种话就没说,因为确实是不太会,原主是会做针线活的,还会刺绣,手艺要比冯氏强。

只是梁思思虽然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但是脑子会了跟手会了是两个问题,她的脑子跟她说她会了,但是她的手不允许。

好在也没给被揭露的机会,因为女扮男装的原因,冯氏自动给自家闺女不做针线活找了个解释,几个月了一直没质疑过。

商定好这件事,两人立马发现身边的变化,有人竟然也戴了帷帽,当然他们干活出来的早,现在没戴头上,只是拿在手上。

梁思思:“你们也做了这个呀?刚才我还在跟我娘说呢,咱们这用布做的不行,首先是有点闷,其次戴上去看路看不太清,打算中午回去做个帽子,你们要是也想跟着一起做,今天中午来我家就成了。”

听梁思思说话的人懵了,咋回事儿?自己刚做好的帷帽,还没咋的就不能用了?

不是所有人都跟梁思思冯氏娘儿俩那样浪费,用好布做帷帽本来就是一件比较浪费的事情,也就是最近这段时间挣了点钱,要不然她可不舍得做这东西。

再做个帽子?不值当,当真不值当,有个帷帽就足够了。

当然别人好心好意的提醒,哪怕心里是这么想的,脸上肯定不能表现出来,她笑着回复:“行,要是到时候我要想做的话,就去村长家找冯婶子学学。”

梁思思心满意足,与冯氏开始下地干活,小狼姗姗来迟,不过他的活简单,哪怕是来得晚,也能很快追上她们俩。

因为秋种的原因,梁思思给自己的学生们放了假,这几天学堂算是停了,所以不仅仅是小狼,村子里的其他小孩子也几乎都被拉到了地里。

他们年纪小,重活什么的不太能干,但是跟在后面埋埋坑什么的,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梁思思发现了,大刘村的人面对孩子,比起来以前要理智很多。

他们刚来大刘村的时候,村里的人对待这仅剩的几个孩子,就跟对待易碎的珠宝一样,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根本就不舍得指使孩子干事儿,此处的典型人物就是三宝。

其他人家虽然不舍得让孩子干活,但是孩子做错了什么事儿,还是会教训的,三宝家就完全不同,就算是三宝做错了事,他家长也舍不得教训他。

再看看现在,都舍得让孩子下地干活了,三宝也下地了,跟小狼干的是一样的活。

梁思思不太明白这个村民的思想转化是从何处来的,不过总而言之是好的,梁思思对于这样的转变是非常乐见其成的。

其实也不是村民们能狠得下心了,只是原先他们总觉得孩子年纪小,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夭折,他们失去的家人太多,所以更加珍惜孩子。

只是随着梁思思进村,不停的让孩子们干活,教授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孩子们在慢慢变得成熟,给大人的感觉就是,他们的孩子长大了。

既然长大了,那就没必要跟小时候一样护着了,干点活反而是好事儿。

晌午干完活回家以后,吃了饭,冯氏开始做梁思思说的帽子了,其实也挺简单,主要是里面要有一个东西撑着,外面再缝上一层布就可以了。

梁思思昨天累的不行,干完活根本没有精力干其他的事情,只想躺在床上歇歇,今天算是有点反应过来了,吃了饭还有精力出门去听村里人说话。

其实说起来,虽然村子里的人说的都是乱七八糟的八卦,梁思思还蛮喜欢听的,就算是在其中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也喜欢听。

坐在秋日的阳光下的阴影里,手里拿着蒲扇,耳边是村民们乱七八糟的话语,偶尔一阵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吹过,这对她来说,本来就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消遣了。

话题不由自主的就转到帷帽身上,今天小村长在,自然就没人阴阳怪气,有人发现村子里戴帷帽的人变多了,不由得就有些动心,正好小村长现在在这里,就问他这个帷帽戴着咋样?

梁思思:“我又没有亲自戴,不清楚,但是我娘说了,虽然确实能够达到遮阳的目的,但是垂下来的布耽误看路,应该是不太方便。”

上一篇:世界毁灭未来 下一篇:穿到民国当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