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村长(222)

作者: 孙家小娘 阅读记录

就比如说,先前爷孙三人去其他省,家里的两个女人是不清楚的,两个人只知道他们去做生意了,然后回来的时候,家里就再有钱了。

说起来算是好,但是久而久之,两个人在大事面前,就有一些不太有信心开腔。

第二天清早,梁思思在村口看到了已经等待了一会儿的刘全强,梁思思愣了愣,为了不让自己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她今天其实还早起了一会儿呢。

没想到啊,众叔是个懒货,但是人家哥哥好像是很勤快的样子。

梁思思略微有些不好意思,刘全强很是善解人意:“不是你来晚了,是我年纪大了睡觉不踏实,老早就醒了,再加上好久没有去咱们县城了,还有点兴奋嘞。”

倒也不算是虚言,其实这几天回了大刘村以后,他的睡眠已经算是变好了,在郡城的时候,经常半夜醒。

梁思思也不纠结这个,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往县城方向去。

虽然刘全强不太愿意为她所用,但是经过这番交流,梁思思确实承认对方眼界不俗,不仅仅是眼界,很多事情他也都有自己的观点。

当然这些观点不一定是对的,梁思思也不一定赞同,但是别忘记i,面前的这个老头,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啊,不认识半个字的那种。

后来是大刘村附近修建官道,人家才开始做生意,生意做的好了,盖了整个大刘村最大的宅子,后来更是搬去了郡城。

这世上从来不缺聪明人,刘全众就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在外人看来,甚至是在梁思思看来,刘全众其实过的不太好,当然人家自己可能未必是这么感觉的。

而刘全强,就是那种既聪明,又不缺乏魄力的那种。、

梁思思曾经觉得刘全强是一个奇人,凭借人家为了让孙子读书直接搬去了郡城,后来又觉得不过如此,终究是眼界太低,当然或许人家只是太在意刘家的名誉。、

实际上,刚来大刘村的时候,大刘村的那些老村民其实也都是这个样子的,只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打磨,他们才渐渐接受事实而已。

而刘全强,在这次回到大刘村之前,对大刘村的记忆其实还停留在当初他还没去郡城的时候,一时半会儿的,其实难以接受也算是正常。

比起来刘全强一家刚回大刘村时候两个人的谈话,这次因为是路上的闲聊,所以少了很多目的性,刘全强也比前些日子更加平和。

梁思思问他在郡城生意好不好做,刘全强感叹做生意从来就没有简单的,郡城地方大,机会也多,但是竞争压力也更大,挣大钱的人肯定有,但是血本无归的人更多。

两个人又说到大刘村的建设,刘全强知道梁思思打算在村子里开杂货铺,他有些疑惑:“咱们村的人,舍得买那些东西吗?”

在刘全众印象中,村子里的人,应该是用油用盐的时候都生怕多用一点点,后面村子里变得有钱了以后这种情况虽然好了一些,但是杂货铺真的能够开下去吗?

梁思思信心很足:“大家每天都在挣着钱,买点东西犒劳一下自己,怎么会开不下去。”

刘全强于是想起了身后的这个小村长给村子里的人开的工钱,觉得自己有点牙疼,说实话,小村长给村民们开的工钱,简直比得上郡城里的工钱了。

这几天,他一直在跟自己的那些老兄弟们交流,其实现在还在的几个大刘村老人,小时候都是不在他眼里的,他从小就看不惯太蠢的人。

只是他现在没有其他的选择,必须要这样。

但是结果让他很是无奈,这些人竟然都对一个外姓人的领导没有任何意见,言语之中提起小村长,也没有什么不满,最开始让他很是纳闷,怀疑这个梁坚白是不是给人吃了迷魂药。

后来知道了村子里的人拿的工钱,他就不觉得意外了,这样一个给自己送钱的人,这要是换做是他,他也喜欢。

所以,这几天看似他是天天出去,但是其实收获甚小。

就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愿意跟他一起干,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意外就是了,毕竟从小他弟就懒得很,这种事情费心费力的,他不愿意干其实也正常。

不正常的是刘全众反而反过来劝说他,说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都那么大年纪了,好好在家里享福不就成了?他现在都要断后了都能够躺平,何况二哥还有小至。

这话把刘全强都给气笑了,实在是可笑,我要是跟你个懒货比较,才没办法了,大刘村的骄傲,被他忘记的干干净净。

但是说实话,对于梁思思,他还是有点小佩服的,佩服他能够做到现在这个程度。

上一篇:世界毁灭未来 下一篇:穿到民国当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