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村长(289)

作者: 孙家小娘 阅读记录

他又有些动心了,于是才暗戳戳的说了这么一通话,这回的价钱可是真的便宜,只要是想要盖房子,他就不相信他们会不动心。

但是真是奇了怪了,他们还真是不动心。

大刘村听了这回的价钱以后毫无诚意的感叹了几声,然后该搬东西搬东西,该说话说话,完全没有上回那种跃跃欲试想要买的样子。

钱掌柜很郁闷地赶着牛车走了,这回大刘村定的砖瓦比较多,他这一趟拉不完,估计要拉好几趟。

第130章 强迫

吴匠人是在第二天携家带口来到大刘村的, 据他自己说,因为这次的任务比较繁重,为了保证工作效率, 他小孙子一个人完不成他的辅助工作, 所以把媳妇也给带来了。

村里有人腹诽,说他就是带着媳妇来村子里蹭饭的。

不过没人敢直接说,小村长已经把自己的打算跟他们说了, 说打算把村子里的路修成县城那样的, 还能够排水。

以后要是下了雨,就不用再担心雨水堆积,堵塞道路了, 科技直接把雨水排到河里面去。

多好啊, 更好的还不用自己出钱, 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支持。

何况大概是被小村长惯坏了,大刘村的人现在都有一种虚荣心,最喜欢就是看别的村子里的人羡慕自己村子。

最开心的就是在别人的一大通夸奖之后,再漫不经心地说上一句:还好吧,也就是那样,不过确实比起来其他村要好上一些。

每当这个时候,看着人家无语的表情,村民们心中都会有一种快感, 要是形容的话,大概就是在炎热的夏天, 喝上了一口来自井里的凉水,舒爽的不得了。

原先他们都很羡慕县城里的人, 现在看看, 县城里的路, 他们村子也要修了。

何况他们其实觉得自己未必要比县城里的人过的差,毕竟虽然他们村子没有县城富裕,人也没有县城里的人多,但是他们村子人人都过得很好啊。

他们村子每个人,每一户人家都有些积蓄,毕竟村子卖豆腐都那么长时间了,新村民多多少啥还要花点钱买粮食,老村民们几乎是没有任何开销。

当然,最近因为村子里开了杂货铺的原因,最近大家花的钱比起来之前有所上涨。

要说老村民今年,甚至是近十年做过最正确的决定,要他们自己来说,莫过于在小村长来到大刘村,想要村子里的人花钱买菜种菜的时候,没有拒绝。

虽然当时他们其实也不是因为相信小村长,或者是为了给小村长支持,更大的原因是刘全众的极力支持,他们不想要拒绝刘全众,再加上确实需要的钱不多。

但是到了现在,谁还会承认这件事呢?他们再想起那时候,嘴上说的是自己眼光非凡,当时就能够看出来小村长能挣钱。

至于真正的功臣刘全众,人家已经不会屈服于这种低级的快乐了,有时候他看到自己的老伙计们自欺欺人,还会稍微乐呵一下。

县衙里,县太爷跟梁师爷都在因为这件事而忙碌着,县太爷很重视这件事,其实说起来算是一举两得,首先是能够救下一大群人,其次,在全县范围内修建水利工程,这也是一件大事。

这不仅仅是他的一件功绩,也有可能是怀安县的百年大计。

商户们基本上都说好了,甚至有些小有底蕴的小商户,原本都不在县太爷计划中的,但因为有好处,有些都打算好几家放在一起,救济一个村子。

当然,因为县太爷并没有通知这些人,人家还是找了关系偷偷拖到梁师爷面前,问他们能不能参与进来。

梁师爷当然是同意了,能够收到的钱其实是越多越好,当然要是不想拿钱,那要是能够拿出来粮食,其实比起来钱更好。

梁师爷提出了跟梁思思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证他们雇佣的都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过毕竟县衙里也能人很多,梁师爷提出的问题,立马就有人解决了,方法跟田向明差不多。

梁师爷问起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有些村子贫困的人相对而言比较多,若是全部都雇佣的话,工期就会大大缩减,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如何保证雇佣的这些人都能够挣到钱,在冬天让自己活下去?

这倒是个难事,梁思思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选择的是直接给增加工钱,但是毕竟大刘村打钱都是他们自己挣得,他们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会有人提出意见。

但是县衙里赈灾的钱大多数都是那些商户们出的,人家愿不愿意增加钱又是一个问题。

更何况直接让商户增加钱是一个很愚蠢的做法,毕竟那些商户之间也不是常年不交流,到时候人家一对,哎,一样的收获,我拿的钱是你的一倍,多拿钱的人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上一篇:世界毁灭未来 下一篇:穿到民国当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