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满级大佬拒做炮灰对照组(快穿)(137)

作者: 春光韶 阅读记录

稻谷很快就晒出来,一称竟然有三石多九斤一亩!

这绝对是了不得的产量了。

“好,好,好啊!”县令大人喜得差点儿要跳起来了:“林晚,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功劳啊,我立马上报朝廷!”

林晚倒是端得住:“林晚该做的。”

接下来县令大人也一直关注林家村其他人家的水稻收成,发现跟着林晚间苗种植的,基本上都有两百多一亩,而那些没有跟着林晚干的,则只有一百五十多斤,而且还有很多稻谷是干瘪的。

这对比也太明显了。

县令大人再不迟疑,忙将这件事呈报上去。

跟大家伙的激动相比,林晚是显得平静多了。

一来是她早就已经习惯了,二来也是因为她深知,这一次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完全是因为使用了科学的种植方法,跟稻种改良没有任何关系。

想要水稻真正的实现高产,除了推进科学的种植方法之外,改良稻种才是重中之重。

而林晚的目标是,杂交稻!

现代杂交稻的问世,养活了中华十几亿人民,如果能够在这古代将杂交稻弄出来,那天下的百姓也都能吃饱饭穿暖衣了,国力将会前所未有的强大。

至于自己提前将杂交稻搞出来会不会影响到历史发展的进程,林晚只想说,跟让天下老百姓吃饱饭相比起来,那根本就不值一提。

夏季稻收割完之后,林晚又马不停蹄地安排整田,这边田一整好,那边秧苗也育好了,林晚立马安排人拔秧苗,插秧,林晚亲自做示范,老农们一下子就学会了,接下来整好一片田就插一片田,有整个村子的人互相帮衬,还没到八月中旬林家村的晚季稻就已经全部插秧完成。

选择了跟着林晚干的人家看着青青郁郁的秧苗乐呵呵的笑,以前之所以无法种第二季水稻,是因为他们没有提前育苗,这导致了他们的晚季稻总是差了十天半个月最终不得不遗憾的颗粒无收,现在好了,提前育苗,收割完之后立马整田插秧,多了这十天半个月,正好收割,收割完就入冬,美滋滋啊。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参与的,这会儿是悔肠子都悔青了。

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不懂得珍惜,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一定紧紧的追随林晚的步伐,永不落后。

林晚却开始了下一轮的研究,她每日都泡在田间,详细的记录着每一块田的数据变化,她很快就发现,用药水浸泡过的秧苗成长过程中极少长螟虫卵,而那些用普通水浸泡的秧苗则是跟以往一样,很快就在细嫩的叶子上发现螟虫卵,林晚立即配置药水进行喷洒,效果也不错,大部分螟虫卵都被打掉了,还有一小部分只能够通过手工动手清除,这虽然解决得顺利,但细心的林晚还是察觉到这些经历过螟虫卵害的稻田长势要比用药水浸泡过的差一点点。

另一方面在堆肥方面,经过上一次的测试,林晚也排除了一些明显不合适的堆肥方法,最后留下了几种效果不相上下的,继续进行实验对比,希望能够找出最佳的配比比例,找出最好的堆肥方式,还尝试着使用一些外物来促进肥料发酵的速度等等。

林晚发现研究这些同样充满了乐趣,整个人都沉浸了进去,而就在她全心全意投入的时候,京城也受到了县令呈递上来的奏章,粮食增收关系重大,中书省根本就不敢有所拖延,很快就呈递到了皇帝面前,皇帝看过奏章和打谷机之后龙颜大悦:“好,好!水稻有了这新的种植方法,水稻产量增加,老百姓就越能吃饱饭!还有这打谷机,朕看不仅仅是应用在水稻脱粒上嘛,大麦高粱也一样可以,这样就可以省下不少事,老百姓的负担也能减轻不少,好,真是太好了。”

“这都是皇上英明,天佑我大唐啊!”身边的大臣忙拍龙屁。

皇帝哈哈哈大笑,当即命人拟旨,赏赐林晚,至于县令,吏部自会记录功劳,下一次考核一个优是跑不了的,说不定还能升上一级。

当时太子也在左右,当即请命前往林家村传旨,太子笑道:“儿臣看那县令奏章上写到,在他写完奏章之前,林家村已经开始第二季水稻的育种,所用方法与平时大有不同,其中还有一部分粮种是用了特制的药水浸泡,只是尚未播种,是以效果尚在验证之中,按照时间推算,此时林家村的第二季水稻应该已经进行播种,待儿臣到达时,正好可以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真的好,便可以在全国推广,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啊。”

皇帝想想的确如此,且太子是皇位继承人,关心农业是好事,便欣然应允,此外还派了一位羽林军指挥使随行保护太子,此外还派了两名专司农业的官员随行,太子等人领了旨,回去收拾收拾便去了林家村。

上一篇:侯门恶妇又开始得宠了 下一篇: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