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烟花余温,你我余生(51)

作者: 嘉言Lori 阅读记录

其实路寒忙虽忙,倒也没有真的忙到一点闲暇缝隙都没有的地步。但她不停给自己拧紧发条,不敢松懈,怕稍微松下来就会去找小朋友,然后就再难控制自己。这样的好处是,她真的就心无旁骛,效率超高地完成着工作,别人都是被年底的各种deadline逼死,她则宽裕不少,节奏与进度完全在自己的掌控里。

中间小朋友也跟她联系过几次,她保持着之前的态度,温柔又耐心。只是除了上课,没有私下见过面。严忆竹自己也比之前忙一些,她大一加入的一个偏社会实践的社团忽然邀请她参加一些调研,周末基本上都在做各种问卷和访谈,平时还要写调研报告。她经验不多,虽然有人带着,但还是遇到很多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有一次,她和路寒线上聊天,说起这个,路寒忽然想起关教授就是专门做这个的,便把关教授的联系方式给了她,让有什么问题找关教授。

就这样,严忆竹和关教授加了微信。关教授没想到退了休还能这样发挥余热,更何况这余热是发挥到小严那里,便也格外上心。从设计问卷到访谈技巧,再到报告撰写,关教授几乎是手把手地教。

严忆竹以前没接触到社会学这一套严谨的调研过程,真的参与进去并且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受益匪浅。她本来就是学新闻的,需要学着采访和写作,关教授的这套方法对她做好记者的工作也深有帮助。

一来二往间,关教授也对严忆竹赞赏有加。小朋友不仅愿意学,还学得很认真,并且逻辑清晰、思维敏捷,富有人文关怀,在社会调研层面,你不能对一个20岁涉世未深的小朋友要求更多。

她忍不住对路寒夸赞小朋友,就差没有明确说“你眼光不错”了。路寒呢,自然是骄傲的。她对严忆竹的喜欢,也有不少是建立在小朋友的这种特质之上的——逻辑缜密的理性,情感丰沛的感性,这是小朋友迷人而不自知的地方。

冬至那天,范爱萍把严忆竹叫到家里吃饭。在老家,冬至是个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要吃手包的大汤圆。正逢周六,严忆竹没什么事,早早就去了。范爱萍的汤圆最难做的是馅儿,要用捣碎的花生和芝麻加上桂花、猪油、红糖,拌起来,捏到费列罗巧克力球大小,包进糯米里,做成拳头大小的汤圆。捣碎花生和芝麻最费时费力,严忆竹主动承担了过去。她虽然瘦,上肢却有力,20分钟就搞定了,整个厨房里香气四溢。

等范爱萍调好馅料,又一起捏成球,幽幽强烈要求参与,最后三个人一起包汤圆。除了少数两个有点裂纹,其他都还算合格。午饭就吃上了,一家人都有点撑。下午严忆竹一个人去了上次去的商场,名为消食,其实是想买个小礼物送给关教授,以表达感谢。

到了年底,商场里节日氛围很浓厚,圣诞装饰、新年装饰,到处都喜气洋洋的。严忆竹不知道该买什么,在网上搜了搜,发现也没有特别好的建议。她打开与路寒的对话框,打字,犹豫了一下,还是删掉了。也想给路寒挑个礼物。可是……实在是不知道送什么。

闲逛了一圈,她依然两手空空。刚在咖啡馆找到位子坐下来,却收到了关教授的信息:“小严,冬至吃汤圆了吗?来家里吃汤圆吧?我自己手包的,比外面的好吃。”还配了个吃汤圆的表情。

严忆竹想着反正要去送礼物,兴许还能遇到路寒,就回说:“好呀,我想吃,晚一点就过去。”想了想,还是问了一下:“路老师在家吗?”

“老路还是小路?”还有个捂嘴笑的表情。

严忆竹脸红了,正想着怎么回答,又收到一条:“老路在家,小路不在,她号称忙成狗没空回来过节,连汤圆都是我送过去的。”

心里略略失望,但马上又觉得没什么,期待之外却在预料之内。她乖巧地回:“那我过去陪陪你们。”

关教授收到这条,嘴都合不拢了,不停在路教授耳边夸严忆竹,还拉出路寒垫背:“你女儿什么时候才能说出这种话!”

远在新家书房吃着汤圆的路寒大概打了个喷嚏。

严忆竹也没心思喝咖啡了,赶紧又去逛了起来。有了紧迫感,事情反而顺利了许多。想到关教授喜欢出门散步,肯定会围围巾,就去买了条羊绒围巾,赶上年末促销,倒也不算贵,在她的经济承受范围内;又去给路教授挑了一顶帽子,带帽檐的那种。

渐渐地,似乎找到购物的感觉了,又去给范爱萍买了同款不同色的羊绒围巾;刘锦华一年四季几乎都需要穿正装,所以是条大牌领带;幽幽最近迷上了盲盒,就送一套盲盒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