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青云路(207)

作者: 鹿子草 阅读记录

被宋恂称作樊大姐的女同志,名叫樊金枝,是工业办安全组的组长。

海味品加工厂虽然是省渔的工厂,与管理社队企业的公社工业办没什么关系,但在安全生产方面还是需要接受工业办的统一安排的。

“既然都是熟人,以后开展工作就方便多了。”苗书记顺便跟大家透露了开办建筑营造厂的计划,“这次开办工厂的事是大事,时间紧任务重,开了年就要参加县制衣厂扩建项目的招标。宋组长刚来公社,有些工作还不熟悉,大家都积极配合一下,争取尽快将工厂组建起来。”

几个组长纷纷表态,一定通力合作,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不表态不行啊,原来的老主任是个好说话的老好人,已经被苗书记给撸了。

如今书记亲自兼任工业办主任,这种对工业的重视程度绝对是有史以来最高级的。

大家都绷紧了一根弦,生怕下一个被撸的就是自己。

苗书记不放心,又不厌其烦地对宋恂交代道:“建新厂的事是关键,但其他厂的生产情况也不能松懈,你们一定要盯紧了,有什么情况,赶紧向上级汇报。”

宋恂郑重地答应。

散会后,便跟着自己组里的三个人,回到生产组的小隔间。

“组长,这是原来何组长的办公位,你看这个位置行不行?要不我再帮你换个位置?”郑孝娘见宋恂进来以后只简单打量一眼环境并不入座,便主动提议。

宋恂摆手说:“挺好的,不用麻烦了。”

这间办公室里除了四张破旧的办公桌,只有一个瘸了一条腿,用红砖垫脚的木头书架。

再加上门口的脸盆架和四个大活人,已经满得快要溢出来了,哪还有让他挑拣的余地?

宋恂在靠窗的办公桌后面坐下,笑着说:“大家都坐吧,我是初来乍到的,咱们先简单聊一聊。”

郑孝娘本就长得高壮,冬天又穿着一件挺笨重的棉袄,往椅子里一歪就像一座小山似的,视觉效果十分震撼。

不过,宋恂觉得他为人还挺灵活的,只听他再次第一个主动开口,介绍起了自己的工作:“组长,我是高中毕业的,平时主要是帮领导跑腿,偶尔跑跑外勤工作,与下面那些工厂联系,核实他们的生产情况,工商年检,还得负责单位间的关系协调工作。”

旁边的秦川是三人里年纪最大的,将近四十岁,个子不高,说起话来温吞吞的。

“我干的工作比较杂,以前是干财务的,最近两年才转来了生产组。工厂建办审批和生产指标分析的工作主要是由我在办。”

宋恂点头,又转向那个脸上有点小雀斑的,小组里唯一的女同志。

“我是中专生,负责文书处理工作的。”朱巧珍大方笑道,“起草文书,下发通知公告,机要档案管理,整理汇编工厂月报的工作由我负责。”

宋恂问:“工厂的生产进度汇报都是每个月报一次的?”

“对,生产情况好的,比如糕点厂和机械厂,就是每个月报一次。有那些生产情况差的单位,月报没什么可报的,就一个季度报一次。”

“生产情况差是什么意思?”宋恂挑眉问,“完不成每月的生产任务?”

“有些单位是季节性生产,比如汽水厂,他们全年的主要生产阶段就是夏秋两季,平时比较萧条,汽水生产出来也卖不出去。所以春冬两季,尤其是冬天,基本不怎么生产。”

“那他们的生产线就空着?”

“也生产,但数量很少。原本他们也想在生产淡季提前给旺季备货的,不过,他们那个汽水的保质期短,放上几个月就过期了。”

“汽水厂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只是个例吧?还有哪些单位也是一季度一次交月报的?”宋恂问。

“还挺多的。何组长在的时候,不怎么关注月报的情况。”朱巧珍没想到新领导刚来就会抓着月报的问题不放,忙解释,“主要是,财务组那边是按季度统计各厂的产值和利润率的,为了给企业减少麻烦,咱们生产组这边也就随大流,跟着财务组的进度走了,大家三个月交一次月报也可以。”

“三个月交一次就不是月报了。”宋恂温声道,“生产月报有助于咱们生产组及时掌握各厂的生产情况,咱们发现问题以后可以及时指导工厂作出生产调整,更全面地为企业完成生产指标进行服务。”

朱巧珍试探着问:“组长,那以后的月报怎么办?让大家每个月送一次?”

“就每个月送一次吧。为了不影响大家的生产进度,上个月的月报,可以在次月的10-15日进行提交。你整理好月报以后,对每个工厂生产进度的同比环比增长情况,进行汇总排名,张贴到公社的公告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