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解契(616)

作者: 小葵咕 阅读记录

在外人眼中,郁翰与夜雪权该有杀女杀婿之仇,然而此番觐见述职,却居然与新帝君臣和睦,实在是耐人寻味。

更耐人寻味的是,夜雪权将他送进了御史台。

朝中一片哗然,哪怕郁翰明言是为了接郁恒来丹麓安养,孝心可嘉,但无论是他为官的背景还是资历,都不足以进御史台,更无威信监察和弹劾百官。

御史台极度团结且排外,夜雪权硬要把郁翰塞进去,某种程度上简直可以说是在排挤他,要他知难而退,倒显得郁翰是为了能给晚年无法自理的老父更好的安养条件,甘愿忍辱负重;可反过来说,若郁翰已经暗中投诚,和皇帝联手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借此打入御史台内部,分化和打压御史台,也不是没有可能。

夜雪权的统治核心就在于“专权”二字,如今夜雪焕也要退守西北,唯一还可能对他造成阻碍的,就只剩下御史台里的那把金言剑了。

当初他就曾提及要收回金言剑,果真不是随便说说。

与此相呼应的,就是新官制。

且不论具体的奖惩制度,单就官员限龄这一条,对于御史台而言就已经足够致命。本就是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头,言官也谈不上什么政绩;若此官制真的推行下去,五年以内,整个御史台势必全部换血。到时要如何安排,就都是他说了算。

当即就有吏部官员谏言,朝局才刚刚稳定,各部各岗皆有大量空缺尚未填满,此官制太过激进,怕是只会适得其反;夜雪权当即宣布明年开春加考恩科,广纳贤士。

他甚至拍板定下了科考形式,要求各部各考,由六部尚书牵头,为自己所领各司各职分别出题,经两相审定后,再由皇帝亲批,务必为每一个岗位遴选出最合适的人才。

为此,特命礼部和吏部联合设立玑字阁,直接对皇帝负责,收录各部试题和中第答卷,放榜后公开展示,以供天下才人拜读、探讨、监督。四方边王封地可自设考题、自行任免五品以下官员,但试题和中第答卷同样要入玑字阁公示并留档。

这种选拔方式倒也不算是第一回 ,设立云西三郡时,大量官员也都是楚长越根据各部各职的需求选定,并非朝廷统一选拔;而如今云西发展之迅速,也成了夜雪权推行新官制的有力凭据。

六部尚书苦不堪言,这分明是要在科考之前先考他们对本职的理解程度,若这考题出得不够切合职务、不够入木三分,首先就要被皇帝质疑工作能力和态度;放榜后连题带卷一起公示,就没有半点敷衍的可能,更遑论舞弊。

这所谓的玑字阁,或许是往后中第考生的荣誉堂,却是他们这些出题者的处刑场。

夜雪权的这套新官制的确激进,对于新晋的年轻官员而言是绝对的福音,但年龄越大、官阶越高、资历越深者,压力就会越大,屁股后面时时刻刻都有人在虎视眈眈,等着取而代之。

皇帝尚且年轻,左右两相也正当壮年,所以夜雪权就是借此新官制昭告天下,他需要一个能够高效运作的朝廷,不养闲人,亦不养庸人,甚至不养老人,身在其职就要尽其责,无功便是过,谁也别想在他的统治下占着官位混吃等死。

没人敢承认自己力不从心、能不及位,所以谁也不敢说这新官制施行起来会有困难,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咬牙硬上,还要大肆夸赞夜雪权英明贤能,勤政爱民。

新官制实际上在元隆历就已经基本拟定,但唯有到了平观历,才能如此快速强硬地实施下去。哪怕郡使这一条暂时还未推行,朝中就已然战战兢兢,人人勤恳,谁也不敢怠慢本职,生怕被这残酷的新官制所淘汰。

趁着这股势头,到了七月初,夜雪权再推新户制,要求户部在三年以内重新统计全国户籍,尤其是新纳入版图的云西三郡和各方边境,彻查流民、逃犯,编写户书,记录全国人丁,并首先在丹麓城施行身份制度,所有往来丹麓之人,除了通行许可之外,还必须持有户部派发的身份证明,否则一律不许入城。各方边境亦同,尤其是外商,除通关文牒之外,商队的所有人都必须持有重央派发的居留证明;若是第一次来重央,则需有其他持证者担保引荐,以确保边境和都城安全。

这一条将会在明年年底正式下行,给各方都留足了时间办理手续,唯有户部尚书李若谦险些当场昏迷,但想到新官制,又只能泪往肚流。夜雪权总算人性未泯,知道这新户制有多大的工作量,给户部加派人手,加高俸禄,恩威并施,将整个户部收拾得服服帖帖。

在这一点上,就连夜雪焕也不得不叹为观止。他原以为新官制会遭到极大抵制,实施困难,所以才留在丹麓;然而朝中虽然面上哀鸿遍野,暗地里却人人较劲,谁也不甘、或者说是不敢落于人后,反倒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就连御史台都挑不出毛病来,聊胜于无地上了几本抗议的折子,就此偃旗息鼓。

上一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下一篇:除是偷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