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和男知青有个娃[七零](128)

作者: 鱼乐于余 阅读记录

如此来激发村里孩子念书识字的想法。

这做法就跟在驴子前挂胡萝卜,吊着它拉磨差不多,就是希望村里人别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看不到未来的大利。

不得不说,赵中华这个大队长很合格,他的眼光甚至有些超前。

在这个“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时代,十个生产队有九个把附近的学校废置,改成谷仓或者大队办公室,只有他始终坚持要把大队的学校办下去。

始终认为娃娃们读书非常有必要。

尽管所谓的“学校”就是几间平房,学生也不多,许多乡亲更是把这里当托儿所,等孩子稍微大点,能下地干活了就不让读。

中华叔依旧不改初衷。

论读书,他比不上别人,更说不出多少大道理,他就知道不管是当干部还是当工人,都没见过谁是大字不识的文盲。

这说明什么?

说明读书是有用的,就算现在没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了。

这些年经过他和其他大队干部不懈的努力,合安大队最刻薄的家庭也能让孩子念到三年级再辍学。

只是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有用。

只有让大家看到读书带来的切切实实的好处,他们的观念才能逐渐转变,自动自发送孩子上学,而不是每回都要队里干部找他们做思想工作。

这不,大队出了米秀秀这个例子,正好激励激励其他人。

米秀秀:“……”

她觉得效果可能不会太好。

“叔,我觉得呢,您还是急了点。”

赵中华虎目一瞪:“咋说?”

米秀秀慢条斯理地给他分析,“你想啊,这大学我刚上还没开始赚钱,我跟大家掰扯城里有多好,学校有多棒就跟空中楼阁差不多,听起来没太多真实感他们很难代入,就没办法激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大家都是普通人,肯定优先考虑吃喝拉撒物质层面。

要想鼓励人,就得不远不近,举一些让人觉得努力一把就能够得着的好处,而不是画一个只能看却不一定能够得到的巨饼。

离得太远的事物反倒容易激发人们骨子里的惰性。

他们会忍不住想,这么难达成的目标自己真的可以做到吗?

会不会付出时间,努力,最后还是猴子捞月一场空呢?

看中华叔陷入沉思,米秀秀换了一句更加通俗易懂的。

“叔,我们换个说法,就是说我现在掏几张大团结,再告诉乡亲们这是在大学里挣的,你觉得是不是比让我讲述校园生活城市风光给大家的冲击力更大?”

赵中华恍然大悟,巴掌一拍。

有道理呀。

“那秀儿你给叔出出主意,怎么办才好?”总不能真掏几张票子出去吹牛。

似乎知道这个问题有点为难人,赵中华没催。

而是说:“你是大学生你懂得多,我知道一时半会估摸拿不出主意。这样啊,秀儿你晚上好好想想,想到了就跟我说。”

米秀秀哭笑不得。

中华叔是不是太信任她了,认定她一定能想出点子。

米秀秀沉吟片刻,还是言笑晏晏应了,“好啊中华叔,我想到了就立马跟你说。”

自从中华叔当了大队长,村里确实一年好过一年。米秀秀望向才五十出头,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的赵中华,心里感慨良多,也很钦佩。

从本心上来讲,大队是她的家。

队里的社员们是她从小到大相熟的,每一个人都和她说过话,她当然希望所有人都能过得好。

这种“好”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能买得起砖建屋,而是让村里的下一代拥有选择如何生活的能力。

她希望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生活的地方,不论是留在大队还是进城。

不会因为没有能力而走不出去,也不会因为见识过更广阔的世界就瞧不起长大的地方。

米秀秀没有方安娜的预知能力,她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上下会发生怎样的巨变。

她不知道高考会恢复,也不知道改革开放,更不知道整个合安大队都会被划分进经济特区。而所有村民,不管是上进的还是懒惰的,都能得到一大笔补偿款。

不用读书,不用努力,只要有钱,就能想到哪儿定居就到哪儿定居,出国亦不是梦。

可这一切她通通不知道,她不过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所想所做都是基于现状。

她真心为村里的人考虑。

而这一切就像中华叔说的那样,必须改变大人和孩子的观念。

只有齐心协力,心在一处劲往一处使,合安大队才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桃花源,而不是急于逃离的地方。

“您放心,我肯定把这事放在心上。”

赵中华眼睛一亮,连连说了几个好字,又拍了两下米秀秀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