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兼职剑客打工中[星际](204)

作者: 一杯就醉 阅读记录

在古地球时代,机甲这一名字就被小说之类的幻想作品率先提出,所指代的形象大多是人形钢铁巨人,在其心或脑部位有一驾驶舱,驾驶员就在那里操纵巨人,做到人力不能及的事情,譬如翱翔天际、冲破云层、宇宙跃迁等等。

尽管在武器研发的过程中,这一幻想形象被加以不少修改——为了便于在地面上点火起飞,机甲的尺寸并没那么威风凛凛,只有一间小两层公寓的大小;其外形也没那么神似人类,通体多用流线型设计,几条机械臂平常都是收起的状态;在宇宙里也不能举起金属巨剑互相砍削,搭载的武器全是远程攻击类——可还是不得不说,只需要看上一眼,这样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现代工艺武器,就能唤起无数热血沸腾。

而那些应激情而来的学生成长为作战员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与自己的机甲达成默契,以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将人类的极限突破再突破。

鉴于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量产的机甲必满足不了任何一个人,只能按大众指标生产,然后开始漫长的磨合。

在磨合途中,机甲维修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他们通过提取检测到的数据,加上自身对驾驶员的了解,综合分析后,不断为每一个驾驶员量身定制地调整出最佳方案。

这样的职业要求,无疑提高了机甲维修师的入行门槛,要求着他们不仅要有着扎实的机甲理论知识,还得具有强悍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足够的心理学和医学理论来对人进行有效的认识。可以说,在航大建校以来,历年招生最多的军事类专业就是机甲研究,但是培养出的成功机甲维修师,还不到作战员的一半多。

这专业毕业的学生,一部分受天赋限制根本达不到机甲维修师的从业准入门槛,一部分干脆投身于机甲研究——据说他们还有句话,叫「宁可在实验室里秃,也不去给作战员当狗」。剩下那些为数不多顺利上岗的,也有不少在漫长的、和一群作战员的反复拉锯的职业生涯中,不堪忍受工作压力愤而离职。

在校学生到底没经历过军部的僧多肉少,热情归热情,却还不知道隔壁专业的可贵;尽管冲得快,但还敢挑挑拣拣。

所以顾铎他们不慌不忙,延续了一贯的救助型原则,朝着因为刚刚转专业而无人问津的邢慨伸出橄榄枝。顺带买一赠一,还领取到了和室友抱团的李成双。

邢慨开始还显得有些不安,怕自己拖累顾铎他们。顾铎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无惧,表示“如果离了维修师就什么成绩都打不出来,这战场还要我干什么用,干脆扔个程序开机甲算了”。

邢慨简直感激涕零,说顾哥实在仗义,并且发起了倡议,说大家以后别叫「铎儿」,应该改口叫「铎爹」。

可惜顾铎不为口头便宜利诱,不想要这一串的不孝子女,严肃拒绝,破灭了邢慨试图顺杆上再要一笔压岁钱的梦想。

接下来的课程进度突飞猛进,继机甲研究专业后,实战学院又迅速邀请了宇宙环境专业、古地球战争策略研究专业等的加入。一个个小队从十人编制迅速扩张,很快就从标准的「班」编制向「排」编制发展。

大概过了一星期左右,实战学院彻底为转专业学生办好了手续后,再一次宣布了新的实战课程规则——截至目前,各小队满员人数均在15人左右,下一阶段的课程将以此为基准,各队伍在实战的过程中以不限谈判、战争、雇佣等方式,结成有组织的90人左右联合编队,形成连队。

尽管并不是正式编入档案的编制,但事实上,即将形成的「连队」已经无限模拟了军部现行的连级单位实际情况。除了综合联络岗和后勤岗没有明确职责,其余人员均能够按照专业各司其职。

学校没理由带着一群学生玩过家家,演习到这个程度,大多数学生心里都有了山雨欲来的感觉——这样的课程安排看着太着急了,好像恨不得学生们明天就能直接上战场一样。

“咱们最多只能是个连。”顾铎这时候反而心大了,安慰道,“连部部署执行,管不着上级部队的命令,也用不着分析,最大限度地干活就行。管那么多呢,管了也没用。不如抓紧时间看信息,赶紧给咱们找几个靠谱的队友。”

他们这一队历来跟着顾铎干,队长有指令就贯彻落实,于是认认真真翻找起来。不约而同的,每个人锁定的目标,都是与他们成绩相当、又略逊一筹的小队,显然是不想失去连部指挥权。

按道理说,这种策略很好拉拢同盟,有的是愿意听指挥躺平的。但是韩秋岭在下一节实战课程前,联络了近百个小队——居然没有一个答应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