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家撩宠记(137)+番外

卫简怀顺着指的方向一看,只见山溪上建了一座木桥,桥上整整齐齐地挂着好些同心锁。手上的同心锁沉甸甸的,倒是件好东西,不过……

他示意普善禅师到了一旁,再次压低声音道:“大师,这同心桥的寓意朕虽然爱听,但朕求的是皇后……的魂魄能定在朕的身旁……”

“此锁落在此桥上便能定魂。”普善禅师亦压低声音回道。

卫简怀心中一喜,但再仔细一瞧却又有些疑惑:“大师,就是这么一座桥吗?看上去和普通桥没什么区别。”

“信则灵,不信则泯,阿弥陀佛。”普善禅师宣了一声佛号。

叶宝葭深怕他冒犯了大师,赶紧拽了一下他的衣袖。

卫简怀轻咳了一声道:“朕只是在向禅师请教该如何挂这把同心锁而已。”

“多谢大师,”叶宝葭双掌合十致谢,“劳烦大师费心了。”

“陛下,娘娘,请。”普善禅师微笑着示意。

卫简怀不再迟疑,拉着叶宝葭的手便往前走去,不一会儿便到了桥边。

踩在桥面上,木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桥下流水潺潺,清澈的山溪中银鱼隐约可见,偶尔还飞速地浮到水面上打个圈儿又迅速消失。

卫简怀停下脚步,想替两人的同心锁找个好位置,梭巡了片刻却有些不满了:“怎么这么多锁都已经在了?”

“他们的锁都不及我们的,有他们的才衬出我们的厚重、精美、牢固,”叶宝葭深怕他下令将别人的同心锁都铲除了,连忙夸奖着。

“那倒也是,朕和皇后的龙凤呈祥,岂是别人的能比的,”卫简怀愉悦了些,想了一下又皱着眉头问,“锁在这里会不会被宵小之徒偷了走?”

“心诚则灵,挂同心锁只不过是个寄愿罢了,陛下还当真了?”叶宝葭嗔了他一眼。

卫简怀不置可否,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派一队侍卫守在这里以策安全。

叶宝葭站在桥面上四处看了看,找了一个桥栏上南向最高的位置,朝着卫简怀招了招手。

卫简怀从身后环住了她,握紧了她的手将钥匙插入锁眼,“嘎达”一声,锁芯打开了。

“蕤蕤,”他低低地叫了一声,“朕和你一起都锁在这里了,你一步都不许离开,永远都陪在朕身边。”

叶宝葭侧过脸来,目光缱绻地落入他幽深的眸中,轻轻地“嗯”了一声:“永远。”

锁合上了,挂在了桥栏的锁链上。

两人扬起手来往前一抛,那钥匙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远远地落入了瀑布下的深涧中。

“咚”的一声闷响传来,两人相视一笑。

曾经的猜忌怀疑、曾经的误解悲愤,在这一刻尽数远去,而此时的青山碧水、佛香梵音,都见证了今日这白首之约、同心之盟。

年年岁岁,永结同心。

暮暮朝朝,白首不离。

正文完

第102章 云深不知处 (一)

叶云茗端坐梳妆镜前,看着镜中那张的脸庞。

杏眼樱唇,峨眉琼鼻。

就算不施脂粉,也算得上是个美人,从前还在闺阁中时,一些姐妹们聚在一起,明里暗里都羡慕她既有一身好皮相,又有才情和家世,连半点毛病都挑不出来,也不知道会是哪个有福气的儿郎娶了她。

只可惜,她后来嫁的人是秦桓秦启遥。

那个以不到弱冠之龄中了三甲的探花郎,被誉为京城第一才子的太傅府小公子。

那个她偷偷恋慕了多年的少年郎。

情之所钟,她的才情、她的傲气在秦桓面前半点都施展不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卑微地沉沦。

镜中人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浅浅的、涩涩的笑容。

也不知道定定地看了多久,她恍然回过神来,打起了精神,替自己薄薄地了施了一层粉,用螺子黛细细地描了了一幅远山眉,又取了胭脂,将脸颊和唇染上了几分朱色,让昨夜一夜未眠的脸色看起来精神一些。

有人挑帘进来了,一见叶云茗正在打扮,慌忙便疾步走了过来:“夫人怎么自己动手了?让奴婢来就好。”

叶云茗笑了笑道:“莹月,我漂亮吗?”

“漂亮。”莹月看了看镜中的夫人,诚心诚意地夸赞,“奴婢见过这么多人,没一个能比得上夫人的。”

莹月打小就跟着叶云茗,在娘家时是她的大丫鬟,等成了亲就跟着陪嫁到了秦府,在莹月眼中,自然她是顶顶好的,和情人眼里出西施没什么两眼。

叶云茗敛了笑容,吩咐道:“今儿我就穿那身浅紫刺绣百花八幅裙吧,替我梳个堕马髻,插那株我最喜欢的珍珠步摇。”

莹月应了一声,一边取一边有些纳闷地道:“夫人今日要去赴谁家的邀约吗?怎么没听夫人提起过?”

叶云茗漫不经心地摇了摇头:“今儿心情好罢了。”

梳妆打扮完毕,叶云茗正要起身收拾东西,南屋那里便来了人,让她去祖母秦齐氏那里一趟。

秦府在冀城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世家,祖上曾经是北周有名的大儒,当年高祖得了天下后三顾茅庐请出入仕,历经三朝,二度成为帝师,到了秦桓祖父这一辈,虽然名望不及先祖,却也官至太傅,算得上是光耀门楣了。

正值金秋十月,秦齐氏的庭院中金桂飘香,香气馥郁得好像眼前就有一碗桂花酒酿丸子羹似的。

再开些时日,这金桂便要败了,府里好些妯娌都喜欢得很,常常将这桂花采了做各种精巧的小玩意儿,以至于府里到处都是这股子甜香。

然而叶云茗却并不喜欢,这香气太过浓郁,甜得好像不像真的一样。

秦齐氏的屋子里已经坐了好些人了,一见到叶云茗,婆婆秦赵氏立刻朝着她招了招手,喜不自胜地道:“云茗来了,快过来,我们正在说桓儿呢,他昨日去吏部述职,陛下很是满意,方才有人快马加鞭过来报喜,说是今日早朝陛下下旨将桓儿升为吏部侍郎,官居五品。”

秦齐氏也笑了起来:“云茗啊,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这些日子可辛苦你了,如今桓儿马上便要回京了,你也是苦尽甘来,小夫妻俩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旁边妯娌恭喜之声不断,一个个眼中都透着艳羡。

是啊,这秦府的百年门楣,都指着秦桓呢。

祖父秦威一共有三个儿子,二嫡二庶,最有出息的幼子、也就是秦桓的父亲现任大理寺一名五品官,这辈子可能也就到了头了。

其余的孙子辈,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有近十个,出挑的唯有这个自幼体弱的幺孙,年纪轻轻就官居五品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这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秦桓昨日入了京,述完职后居然连家都没回,今日也不知道从哪里起的身去了早朝,这加官进爵的消息,她作为妻子还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幸好,这些日子来她已经心如止水。若是放在一年前,只怕她此刻便要找个借口回到自己的屋子里闷头哭上一场了。

“等桓弟回来了,云茗妹妹可要抓紧些了,早日让婶婶抱上大胖孙子。”

开口说话的是秦家长房里的媳妇,姓孙,家世也颇为显赫,一开始想着嫁给太傅家的长房长孙总也能有个大出息,奈何那丈夫是个脾气软的,就算借着太傅府的威名,在官场上也一直碌碌无为。而这孙氏却是个泼辣的,家里家外一把抓,久而久之便压了丈夫一头,在府里也算是个敢说的,平常几个妯娌都让着她。

叶云茗平日里就呆在自己的三房,闲暇了也就是陪在婆婆、祖母身旁孝敬,并不喜欢和妯娌们唠嗑八卦,因此这两年下来,和孙氏并不是太熟,见了面也就是点头含笑打声招呼罢了。

这孙氏一说话,旁边的几个妯娌也都应和了起来:“是啊,人生得意之事有三,桓弟娇妻、官运都有了,就差大胖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