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41)

作者: 愤怒之翼 阅读记录

随着故事的发展,郑谰从刚开始的漫不经心,慢慢被故事吸引,一会儿痴笑,一会儿神往,似乎那一刻站在船头的是她自己,差点当众展开双手,故事发展都最后,面临生离死别,郑谰的眼泪花止不住的往下流,人也靠在二姐身上伤心的抽泣。

“小谰,不就是个故事吗?至于这么伤心吗,一个大姑娘也不矜持一点,也不怕唐先生见笑。”郑荇一边搂着郑谰,一边轻拍她的背。

郑谰一听二姐这么说,也不晓得想起了什么,收了眼泪,坐直了身体。这一刻甚至让郑郎都有一种错觉,小妹像是变了一个人,这回真有点像大家闺秀了,不像以前到处疯,说话也每个遮拦。

唐剑行看到郑谰哭的欢,心中一乐,终于报了一箭之仇,嘴角不免挂上了弧度。

机灵的郑谰一看唐剑行的嘴角笑容,就知道遭了,着道了。本想站起来辩驳几句,不过,最后忍住了,只有双手下意识地使劲撕扯着手中的帕子。

两个男人听得仔细,不过关心最多的方面是人心。

冯如兰听完,说道:“生死存亡之际,能有这么多人淡定面对死亡,不得不说,比起国外,中国的国民性还需要多加培养。这个船我在欧洲的时候就听人说起过,当时在欧洲各大报纸都报道了。不过从唐先生口中说出来比,那些报纸报道的枯燥多了。”

冯如兰没想到这个青年人如此有趣,小孩子的故事讲的好,大人的故事也说的栩栩如生。顿时生出亲近之感。

“唐先生学识渊博,不知家中是做什么生意的?”

“忘了介绍自己了,这是我名片。”

唐剑行把印有南洋家电贸易有限公司的名片给郑郎和冯如兰分发了一张。

“哦,原来唐先生是做贸易生意的,不知此次来厦门考察什么?”

这个时代的家电,除了电灯就是收音机,家电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所以下意识的冯如兰把唐剑行当成做贸易的。

“是这样,我们公司打算在大陆投资设厂,另外还需要置办一批机器,打算到上海去看看,临行前一位了解大陆的朋友给我推荐了厦门机械制造厂,说这家厂实力不错,有很多德国产的机床,有能力加工定制一些部件,让我过来看看,只是在厦门没啥门路,还在跟他们厂里约时间。”

唐剑行这么说是经过考虑的,担心引起误会,所以干脆当做不清楚冯如兰是干什么的。

冯如兰听唐剑行这么一说,和郑郎都笑了起来。

“唐先生,鄙人就是厦门机械制造厂的董事长冯如兰。”

唐剑行故作惊讶地说道:“有眼不识泰山,冯老板见谅。”

“我们这是有缘啊,真应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啊。没想到我们厦门机械制造厂的名声都跑到南洋去了,把你这个金凤凰引来了。中午我做东,一定去翠晚楼喝上一杯。吃了饭,我下午带你去看看厂子。我们的厂子在厦门甚至在中国都是算先进的,唐先生找我们做东西准没错。”

“那就听从冯大哥的安排,小弟就不客气了。”

“二姐夫我也要去,唐先生的故事这么好听,我想把它整理出来,唐先生没意见吧?”

郑谰瞪着眼睛,要是唐剑行敢不答应,大有势不两立的态势。

唐剑行想了一想故事的内容,并没有违反特区的限制性规定。于是点头答应。

“那敢情好,郑小姐感兴趣,我定当支持。”

“那好,等出了初稿,你一定要校核一遍。”

“一言为定,不过出版署名的时候,你不能写我的名字,非要加个名字的话,你就写佚名。”

虽然有点疑惑唐剑行的低调,但是想起如此经典的故事经自己的手整理出来,这是人生的一大快事,父亲一定也是喜欢的,高兴的没有多问。

下午,唐剑行在冯如兰的陪同之下参观了厦门机械加工厂。

厂子比较大,工人也有六十多人。设备有二十匹马力的柴油机、刨床、铣床、钻床、削床、轧床,最多的还是元车床,有十几台。一座化铁炉,一座锅炉。

这些设备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了,基本都是德国货,没十万元办不下来。

当然这点东西唐剑行是看不上眼的,离他的要求差距太远。

冯如兰在介绍的时候,一直观察唐剑行的反应,见他默默不言,好像兴趣不大。

不无失望的问道:“唐贤弟,不知你对机械厂有什么看法?”

“冯大哥,实不相瞒,贵厂的生产能力如果不扩大的话,可能对我们帮助不大。”

冯如兰内心一跳,他的厂子基本包揽了整个福建沿海的机械加工机械维修业务,本来今年世道混乱,还担心工作排不满,没想到在唐剑行眼里生产能力太弱,那他要多大的生产能力?

“不知唐贤弟有多大的需求量?”

“冯大哥,我看贵厂一年生产螺丝螺帽,小铸件不会超过一千吨吧?”

“恩,差不多每年八九百吨。”

“冯大哥,除非您打算把厂子的生产能力扩大到年产五万吨,才能勉强满足我们的短期需求。”

“啊。”不仅冯如兰吃惊,连知道一点情况的郑郎都吓了一跳。

年产五万吨!知道要多少人,多大厂房,多少机器吗?全国都没有这种厂。

“冯大哥,我知道大陆还没有这样的厂子,美国和德国达到这种规模的也不多。不过,我们这次来就是要考察几个合作伙伴,建设这样的厂子。”

冯如兰试探的问道:“唐贤弟,这样的厂子投资不小哦?”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合格的工人,完善的管理程序。冯大哥厂子的工人师傅手艺我看还是不错的,只是人少了一点,起码再培养招聘十倍才能达成目标,设备和场地也远远不够。请恕我直言,冯大哥的厂子基本没有管理,这样的生产完全没办法做到我们的要求。”

原本我们的打算是找几家合格的工厂代为加工要求的产品,现在看来是我想的天真了。如果冯大哥有意的话,我想给冯大哥谈谈合作的可能性。”

冯如兰谨慎的答道:“请唐贤弟说说你的想法。”

“原则上,我们公司不愿成为公司的大股东,我们也不谋求公司的管理权,但是公司的生产流程、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培训体系、物料管理体系、财务体系必须实行我们的规范要求。总的投资规模我看以一百五十万比较合适,我们公司可以出资五十万现金及技术入股占公司35%的股份,并在五年内股权逐步减少到10%,股权按市价转让给其他股东或者其他投资人。”

冯如兰问道:“那每年贵公司的需求能保证吗?”

特区对标准件及紧固件的需求,唐剑行是非常清楚的,五年内即使投资十个这样的厂都跟不上特区的需求。特区未来工业化所需的标准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级的。现代工业离开标准件就要垮干,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冯大哥,只要新厂合作合同一签,我就下五万吨订单,10%的预付款。如何?”

“唐贤弟果然有备而来,此时,我找股东和家父商量一下,明天我们详谈。”

“行!希望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化工厂能在冯大哥的手中起来。”

“唐贤弟的期望让我热血沸腾啊。”

二十四、伪“华南国”事件(三)

更新时间2012-3-28 10:53:06 字数:4053

 鼓浪屿新月山庄,大日本南支派遣特务机关厦门秘密据点。

情报人员再一次把唐剑行一行的情报等级编为丁级,意味着对唐剑行等人的定性为观察级。

从昨天开始,机关就接到多起疑是被跟踪事件报告,但无一例被证实,这个情况引起了泽重刚的警觉,目前整个机关都在为华南起事做准备,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前功尽弃,为此他还专门约见了国民政府军事特派员杜启云了解情况,一下午兜兜转转套话都没有发现,杜启云有反水的迹象,南昌行营那里也没有传出有特别计划。

上一篇:夺命神枪手 下一篇:我有花,你有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