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1080)

叶文兰看着有些拘束,只仓促地点头:“不错,挺好的,海城电视台的《卡西欧杯家庭演唱大奖赛》收视率就很高,很受欢迎。”

这个大奖赛大概是中国内地荧幕上最早的选秀节目,1985年开播,风靡一时,像周冰倩和巫慧敏,就是从节目里走出来的歌星。周冰倩去年出的磁带销量也破了百万呢。

彭阳好奇:“我听说这个比赛一开始没人报名,电视台的人拿闹钟引诱大家,谁报名就发一只闹钟,所以才把比赛的人给凑齐的?”

叶文兰扯了扯嘴角:“我也不清楚。”

周秋萍看她像有心事,便招呼她到院子里:“正好,叶老师,我有个事情想问问你。”

等她们出了房门,她才开口问:“怎么了?有事吗?”

叶文兰苦笑,像是难以启齿的模样,踟蹰片刻才开口:“周经理,我听说现在办去匈牙利的移民有门路,是吗?”

周秋萍皱眉:“你也想移民吗?我知道《点歌台》其实没任何技术含量,也谈不上发展。但是这个《校园歌手大赛》如果好好做的话,可以成为大陆电视台的一张名片。”

叶文兰无奈摇头:“我也想做啊,可我也得考虑家庭。我爱人之前一直借调在省报,现在被退回去了。我们老家很远,想办法调到大城市恐怕比出国还难。”

原来经济大环境不好,国家财政也紧张,下拨到各个单位的经费有限。今年上面财政就按编制给钱,那些借调人员所有的行政开支全部由单位自己承担。

报纸受到广播和电视台的冲击,日子也谈不上好过。他们就开始精简人员,将借调的工作人员退回原单位。

这下麻烦大了,叶文兰老家到江州,坐火车得两天两夜。两口子如果长期分居,那肯定容易出问题。

她丈夫也不愿意回去。借调人员是最尴尬的,你在原单位什么活都没干,那自然升职称升官所有的好事都不可能轮到你。他也三十好几了,再跟小年轻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拼,不管是体力还是心态都扛不住。

他听妻子偶然提起周经理把生意都做到国外去了,就来了兴趣。他毕竟本身就是做新闻的,只要稍微一打听,便清楚了匈牙利和中国互相免签的事。于是他就动心了。

他想趁着还年轻,出去闯一闯,省得在老家那个小地方空有抱负没有施展的空间。

周秋萍询问叶文兰:“那你的意思呢?你是想留在国内发展还是出国?”

叶文兰抿了抿嘴唇,颇为羞愧:“我希望和我爱人共进退。”

她解释道,“当初大学毕业分配工作,他本来有更好的选择的。但是为了迁就我,才留在了本省。后来我成功地调过来了,他却只能借调。他已经为我牺牲了很多。”

周秋萍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夫妻相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没啥好说的。

她略一沉吟,跟叶文兰确认:“我记得你以前好像也在报社工作是吧?”

“对,我干过记者也干过编辑。”

就是因为写稿子被认为倾向有问题,所以她才叫清理掉的。她怀疑丈夫之所以被退回原单位也是受自己牵连。

毕竟现在空气又紧张起来了。

“那你们夫妻俩的外语水平如何?”

“我会英语和俄语,我爱人英语也不错。”

周秋萍没打包票:“那好吧,我给你问问看。我是不希望你们去摆摊子的,最好还是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叶文兰听得满头雾水,但周秋萍已经招呼她进屋吃水果,并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意思。

因为周秋萍现在也没把握呀。

她看这两口子以前都是在报社工作的,突发奇想,想办一份中文报纸。

现在涌到匈牙利的大部分中国人根本不会说英语,除了老乡带老乡,道听途说之外,压根没办法了解匈牙利的讯息。而能够垄断信息的人,不仅借此大发其财,还坑了不少同胞。

目前匈牙利有匈文俄语英语甚至德语报纸,但没有华文报纸。

如果有一份报纸可以及时介绍匈牙利的各项政策,而且还能够提供一些商务、地理信息。那么对于不懂外语的华商而言,无异于甘霖。

而且文字是有感情的,让读者凝聚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心灵的慰藉。

这叫花小钱办大事。

第352章 货跟货是不一样的

卢振军以前就是政委, 专门搞思想工作的。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别人肯定会抢着占领。

他已经在匈牙利正儿八经注册了公司,把它当成重要的阵地, 自然要严阵以待。

办个报纸不错, 精神食粮很重要。尤其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的, 能有熟悉的文字慰藉, 可以让人感觉没那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