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1200)

欧小飞也发呆。

每次来到这个小区,她都无端感觉自己好渺小,好像这是个遥不可及的世界,她踏进来都要偷偷摸摸一样。

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没事,以后他们也能自己盖楼住。

周经理不是说了嚒,后面店里的盈利全部用作开分店的投资和员工福利。只要他们自己能找到合适的地,也能盖自己的宿舍楼。

她在心中盘账,现在的减免的税费再攒个两年,应该就能盖房子了吧。她得问问她哥他们厂盖房子花了多少钱。

要是钱不够的话,是不是也能跟特区一样卖楼花?或者大家一起拿钱出来盖?大家投在大歌星卡拉OK房的本金,今年能收分红了啊。

欧小飞正浮想联翩呢,杜丽突然间感叹:“不知道海城的房子要好成什么样。”

她的潜台词是以至于周经理连这里的别墅都看不上,直接搬去了海城。

欧小飞笑道:“那你去乌鲁木齐好好干呗,争取到时候房子比海城更好。”

这事她俩还真想差了。

实际上,海城的房子远远比不上周秋萍他们现在住的两层小别墅,只是普通的公寓而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拿着钞票也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情况,是因为现在包括海城这样的大城市,商品房也更加接近于概念名词。

名义上,1979年国家就开始试验推行商品房了。但长期的高福利低工资社会分配制度让普通劳动者根本无法依靠正常收入购买商品房。

市场上的商品房怎么处理?一个是侨汇房,也就是面向华侨、归侨和侨眷销售的房子,收外汇券,一平方米卖1000美金。另一个地段好的房子,每平方米也能达到两千元以上,基本都是单位买了分给即将离退休的干部的。剩下的到还算便宜,每平方米八.九百块,但因为地段偏,因为城市交通建设跟不上,偏到上班连公交车都没有,所以乏人问津。

而且市面上现房少,基本都是期房。

这个时代大把撒钱买房囤着根本不现实,市场购买力小,供应自然也少。

在周秋萍和余成被深圳股市吓得心惊肉跳时,高兴同志带着两个妞妞来回跑了好几趟海城,最后挑中的外销公寓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面积小,明明说有128个平方,走进去感觉小了好多,实在束手束脚。另一个就是形状奇怪,哪有房子拐七拐八的,根本不是四四方方的形状。

而且价钱还贵,现房就是780美金一平方,一套房下来得十万美金,都能开个公司了。

杜仲带着东方贸易公司的人搬进去时,就忍不住直摇头:“这叫什么外销房啊,还比不上老公房实惠,样子也太奇怪了。”

眼下海城几乎没有写字楼的概念,各家单位的办公用房也基本上是自建自用,他们想租人家的地盘都没指望。

而且海城人口多,住房紧张问题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他们想找个四合院或者老洋房来办公,也基本属于痴人说梦。

周秋萍没办法,索性大出血买下了四层楼八套房给大家办公兼住宿用。

也就是贸易公司的确挣钱,源源不断地订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否则换成任何一家单位都舍不得如此大手笔。

李立军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却满意地点头:“很不错啊,你看看这里的瓷砖跟浴缸都是进口的,24小时供应热水,还有煤气又不用烧煤炉,外国人都是这么住。你们看小区前面这么大的公园,绿化多好啊。交通什么的都方便。再说了,小区里24小时有保安巡逻,换成其他地方能有这么好?”

其他人被成功地说服了,他们估计周经理相中的就是24小时巡逻的保安。

毕竟差点儿被人泼过硫酸,有心理阴影,希望保证安全也正常。

杜仲点头:“难怪要花大价钱选外销房了,外国人住的地方,安保肯定要到位。”

李立军拉开现在极为少见的铝合金窗户,看了眼外面的大片绿地,突然间笑道:“周经理真够意思啊,花这么大的价钱。”

杜仲也赞同:“其实把我们放郊区也没关系。反正搞贸易,也要到处跑,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我在学校干了那么多年,总共也就借了8平方米给我住啊。”

凡事就怕比较。这一比较,大家都感觉周经理起码是可以打90分的领导。

于是同事们集体商量之后,决定打个电话给周经理表达谢意。他们不是不知好歹的人,领导花大价钱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他们当然得领情。

这个电话就由杜仲打,他现在是贸易公司的总经理,直接对周秋萍负责。

电话打到了周秋萍的大哥大上,他言简意赅的表达了东方贸易公司全体员工对新工作环境的满意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