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1512)

周秋萍上了车,怕卢振军又叨叨她,干脆自己主动找话题:“你们开会开的怎么样了?我看什么时候有空再去趟尼古拉耶夫,看能不能买船。”

卢振军摇摇头:“考察团去了,已经回国了,打了报告上去。认为它有购买的价值,而且乌克兰方面有卖的意愿,他们急着找下家,可以连人带马出手。”

周秋萍顿时来了精神:“那什么时候买?”

果然出手要趁早啊,瓦良格号她上去看过,虽然好多设备还没安装,但绝对不是个空壳子,已经可以说是接近于一艘完整的航母了。

如果现在拖回来,肯定要比蹉跎了10年时光好。

卢振军却摇头:“还在研究。”

周秋萍有点着急:“你们到底要研究到什么时候?时间不等人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卢振军表情有些微妙,关于航母这件事,其实现在国内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主要是两种观点,一种是买个半成品回来,另一种是自行研发。

891工程就是后者的体现,它的目标是研制5万吨级的直通弹射航母。

而瓦良格号是一艘滑跃式航母。

考察团回国之后,海军技术论证部门和国内的船舶制造集团仔细讨论过了,目前倾向于直通甲板+弹射器+固定翼预警机的航母,才是眼下海军真正需要的。

从这个角度考虑,瓦良格号已经过时了,并不是非买不可。

卢振军努力用浅显的语言来解释这件事。其实他也不是海军出身,只能囫囵吞枣把这件事给消化掉。他也觉得可惜。

毕竟他对瓦良格号的印象很不错。

估计上级所谓的再考虑,很可能考虑着就没下文了。

周秋萍惊讶不已,在她的印象中,瓦良格号之所以风吹雨打日晒生锈那么多年,是因为国际势力的影响,中国迟迟不能买。

合着按照卢振军的意思,是国内根本就没打算买。

这个891工程具体是怎么回事,周秋萍根本没概念。她只知道,要么这个工程中途下马了,要么就是到最后也没结果,反正他们肯定没能自主研发出航母。否则也就不会再有后面购买瓦良格号的事儿。

她只疑惑:“这二者有什么好冲突的?先买了再说,也没说不让自己造啊。”

卢振军一言难尽地看着她:“这是艘航母,你知道航母多烧钱吗?而且它还没完工。你以为买回来就完了,要往里面不知道砸多少钱呢,几百亿几百亿的砸。”

周秋萍反而轻松,几百亿嘛。她好歹也是重生人士,知道一亿只是小目标,千亿富翁又不是没有。

卢振军叹气:“海军一年的军费有多少钱?一艘航母都搞不定。”

说来说去,都是穷字闹的。

周秋萍脱口而出:“那可未必,少买点进口小轿车,少花点招待费,说不定就把航母给省出来了。”

对了,还有海南的银行,估计天涯海角烂尾楼砸进去的呆账,也够买航母了。

她琢磨着这事儿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提醒下谁。

倒不是她自己分.身乏术,发不了那财,所以就看不得别人发财。

而是这个事情吧,实在太寸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有的地方甚至是一个县筹钱去买地皮,结果砸在手里,负责办事的人直接从烂尾楼跳了下去。

其实如果早点干预,不应该发展到那地步。

热钱流向炒地皮,当真不是什么好事儿。日本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呢。

卢振军没意识到她走神了,还在那里苦笑:“说的简单,这事儿是谁一张嘴就能办到的?涉及的方面太复杂了。好东西我们都想要,钱就这么多,必须得花在刀刃上。”

周秋萍揉了下额头,直接表态:“无所谓,我又不是部队的,我咸吃萝卜淡操心。既然你们不要瓦良格号,我看我能不能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起码有个航母的样子,我买回来了就改成主题公园,把退役的飞机放上去,专门搞餐饮娱乐。”

她越想越觉得这事儿可行。

不谈情怀,大家就谈生意。

这是笔很不错的买卖。

刚好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收卢布,而她到手的卢布也需要一个稳妥的投资途径。

作者有话说:

关于瓦良格号的资料,大家自己上网搜吧,只是贴个背景资料又被锁了。2011年中国新闻周刊有篇报道是关于它的。

第465章 这是购买的最好时机

买航母, 听着挺疯狂的,按道理来说根本不可能。

不是钱不钱的事儿,而是帝国.主义肯定会拦着呀。

不管是挪威的那个所谓的航运公司还是美国的钢铁公司, 都恨不得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大卸八块, 直接变成废铜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