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1530)

厂长露出微笑,和她握了握手。

一艘船的问题解决了,下一艘船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比起所谓的政治难题,眼下经济才是大问题。

周秋萍开启了疯狂筹钱模式。

当初李立军担忧她在俄罗斯办的银行会变成当地老百姓套取人民币的工具。眼下这种担忧已经成真。

从4月份开始爆发的经济混乱让倒霉的俄罗斯普通人民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来保存他们的财产。美元高高在上,卢布不可信任,人民币造成了大家触手可及的香饽饽。

沿着边界城市和俄罗斯几大华商聚集的城市匆匆建立的营业网点甫一开业,就忙得不亦乐乎。大笔的卢布被运进去,然后换成存折交给储户。

这些储户又匆匆忙忙通过旅游团跑到中国,取出人民币,好让自己的财产有保障些。

谁让中国撑住了呢?本来所有人都以为紧随着东欧落下红旗的是中国,然后才轮到苏维埃。结果大家都倒了,它还扛着,也没陷入动乱,就很牛掰。

难怪是那个60年代穷的叮当响也敢跟如日中天的苏维埃对抗的中国。

和俄罗斯人民比起来,卢布在乌克兰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反而更高些。

凡事都怕比较,匆匆发行的库邦币实在太过于简陋,以至于被本国人戏称为糖纸。而乌克兰政府的不给力,又让自己发行的货币难以获得民众的信任。

在平民几乎没办法换到美元的情况下,卢布倒成了可信赖的对象。

造船厂同意收卢布,按照现在的汇率,10亿美金大约等于80亿卢布。但考虑到卢布一直在贬值,厂方要求把这个数变成100亿卢布。

这就意味着周秋萍相对应的得准备65亿人民币,才能把这生意进行下去。

做买卖的,最不耻的就是坐地起价。但有一说一,人家没坚持要求拿美金买,已经算帮他们大忙了。

毕竟到目前为止,其实上层对于购买航母也没达成统一意见,算是海军自作主张。

倘若造船厂要求美金,那他们肯定得动用外汇。这么大的一笔钱,光是审批流程都走不下去。

除非周秋萍自己想办法把人民币换成大笔美金。

可如此兴师动众的,势必要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后续事情会如何发展?当真难以说清楚。

于是即便人家涨价,你都该捏着鼻子说谢谢,然后赶紧掏钱。

第1批定金30亿卢布迅速到账。

周秋萍之所以能这么迅速地拿出钱,得感谢俄罗斯的慷慨解囊。

其中15亿卢布是华商以及俄罗斯老百姓的存款,剩下的15亿则是俄罗斯国有银行的贷款。

因为俄罗斯又增发卢布了,国有银行手上有大笔钱,他们希望吃利息,放贷的限制条件有就宽松了许多,甚至到了迫不及待放出去的地步。

在这事上,俄罗斯后来被坑了也真的不冤枉。他们为什么要大笔的印卢布啊?就是在薅卢布使用区的羊毛。他们手上有大笔卢布,原苏联加盟国又承认卢布,还在使用中。拿着这些印好的纸,他们就能空手套白狼,从这些国家大量购买商品。

所以说,当年我国把苏.修和美帝并列,一点都没冤枉他们。

这种大量增发货币,薅世界上其他国家羊毛的事,美国驾轻就熟,继承了苏联遗产的俄罗斯也同样干过。

在如此发大水的背景下,第二批卢布贷款也来得轻轻松松。

最早在中资银行存款的俄罗斯储户已经拿到了人民币,按照官方汇率取到的人民币。他们甚至还携带了大批中国货到俄罗斯境内去贩卖。比起主要集中在边境以及诸如莫斯科、列宁格勒之类的大城市的华商,这些头脑灵活的俄罗斯人跑的范围更深,挣到的卢布也更多。

他们变成了免费的宣传画报,为银行招揽了更多的顾客。甚至有人特地坐火车找到银行网点,然后把钱存进去。

得到这些存款之后,银行网点再度问俄罗斯国有银行借款,卢布就这样流了出来。

那周秋萍已经卖掉了这么多股票,筹到等份额的人民币了吗?

当然没有,这是1992年,她插翅膀也不可能这么快。

垫付大额资金的人是中国银行,他们主动联系了周秋萍,表示可以先垫资,后面再结算。

所以说,虽然领导表现态度暧昧,一直没说要不要买航母,但实际上他们还是支持的。

这就给了周秋萍机会去筹措第3批款项。这一回造船厂要的不是卢布,而是以货易货,用中国货来抵30亿的卢布。

货船启动的时候,也就是瓦良格号启航的日子。

作者有话说:

1991年苏联解体后,新成立的俄罗斯为重整经济使用了"休克疗法"。政府被迫放松银根,增发18万亿卢布。这是1991年货币发行量的20倍,直接导致高达2000%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