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328)

当真挑剔。

没想到韩夫人居然双眼一亮,直接追问:“那你介不介意有人住过,不是新房?”

“这无所谓,反正少不了重装修。但房子不能太老。”

“不老不老。”韩夫人摇头,“我们单位的房子才盖了不到4年。”

周秋萍惊讶:“您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吗?”

韩教授笑了起来:“不是,房子是他们单位的宿舍。”

第137章 买房迁户口

原来深圳特区成立以后, 设置了一堆机关企事业单位。招牌挂上去,人得从内地动员过来。

这么多人来了深圳,总不能睡在大马路上吧。单位得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于是买了不少楼给职工当宿舍。

一开始这事儿挺好, 到后面问题就越来越多。

80年代公家分房分的是居住权,每个月还得给单位交房租。但这房租特便宜, 一平方米1到2毛, 大部分单位都取一毛。

这就意味着,你从单位租一套实际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的住房,你只需要每个月交5块钱。

深圳的工资本来就比内地高两三倍。5块钱对大部分职工家庭来说压根不算什么。

于是夫妻双方都有单位,单位都给分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两口子各拿一套,多吃多占。

对此, 周秋萍非常理解。这么大的便宜, 换成她也少不得会去占。这时代的低工资本来就是和高福利捆绑在一起的。况且大家都这样啊, 你手上多一套房,来个亲戚朋友都不用安排人住旅馆了, 多方便。

时间一长, 政府也觉得这事儿不行。所以去年启动房改的时候, 他们就引导职工买下自己的承租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将房租一下子上调为每月每平方米2.06元。这就意味着职工如果不买下产权的话,同样50平方米的房子, 每个月房租就得掏100来块。

这个支出实在太吓人了,足足涨了20倍。

韩教授夫妻都吃不消的了, 感觉太亏。撑了几个月之后, 他们夫妻决定购买大学分给韩教授的房子, 把韩夫人单位分的那一套退回去。不然的话, 就只能他们自己掏钱买下。

“实在是有点贵,5万块钱,让我们一下子拿出来太为难人了。”韩夫人积极推销,“这套房子当时就考虑我们双方的老人可能会过来爬高爬低不方便,特地要的1楼。你如果看过院子肯定满意,房子面积80平方米,院子足足有60多个平方。外面连着的就是花园,环境特别好。”

周秋萍已经迅速在心中算账,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要5万块这么多呀。我听说现在单位给的房价是每平方米260块钱,一次性付清的话还能打85折。那总价就是17,680,5万块钱差不多是三倍了。”

韩夫人到底是文化人,一下子被人戳到了底,脸上发红。

她当然知道房子的真正要价是多少。就是周秋萍报的数字。因为她职称高,还能再减免一部分,房子到手大概16,000。

可单位要的急,他们夫妻平常生活又比较潇洒,不习惯储蓄。能掏钱买下一套房就已经捉襟见肘,还想买第2套,那可是千难万难。

但让她放弃这套房子,她又憋屈的慌,感觉自己很亏。凭什么其他同事都能买,就她得退回头?难道她不是单位职工吗?难道她没有为单位在深圳的兴建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秋萍言真意切:“吴老师,他们就喜欢欺负文化人,你可得问问清楚,别叫他们中饱私囊了。”

韩夫人愈发窘迫,支支吾吾道:“我就听了一耳朵,也没打算买下来,具体情况倒不太清楚。”

周高氏已经在心里算了笔账。她觉得5万块也行,掏完这笔钱,还能留下4万块买股票。

当然,如果是1万多那就最好不过,还能多买些股票。

周秋萍从头到尾都笑眯眯,一直关心起房子的各种情况。什么朝向啊,什么格局呀,就连房子能带几个户口,旁边有没有托儿所和幼儿园,她都问的一清二楚。

她的态度很明确了。

这房子她感兴趣,但房价是个什么行情,她心中有数,她不会当冤大头。

说起来,现在深圳房价已经超过1000,新开的楼盘差不多1400~1500的样子。韩夫人的报价的确算不上贵。

但对方也不是以市场价到的手呀。就好比他们走关系去海关拖货,如果跟市面上的价格一样,那干嘛费这功夫呢?直接在市场上买不是更方便吗?

韩夫人已经想打退堂鼓。

可周秋萍却不给她退缩的机会,反而直接擦嘴巴,笑呵呵地建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吴老师,您介不介意带我们去看看那套房子呀。”

韩教授夫妻互看一眼,最后还是抿着嘴唇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