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410)

他们有吗?有个屁。祖上是阔过,也没干啥修桥铺路的事。倒是出了几个抽大.烟的,愣是把家业给抽没了。有几个臭钱就烧的慌。

哪像她家秋萍。

就是。

老太太直感叹:“怎么跟打仗一样。”

这回来一趟海城,除了去外滩和城隍庙各吃了顿饭外,她都没怎么顾得上带孩子到处逛逛。

周秋萍开玩笑:“等我们以后在海城买了房,想怎么逛就怎么逛。”

侯晓斌不能随意离开海城,这回陪周家人上火车的还是何谓。

他满脸好奇:“周姐,你要买海城的外销房啊。”

现在初显头角的商品房基本上都卖给单位用于分配职工住房,私人购房的几乎只有港澳台同胞、华侨以及外籍人士。

周秋萍笑着摇头,轻描淡写道:“我就是一说,外销房多贵啊。”

不是买不起,而是这种投资不划算。有这钱,她投到股市上等股票价格飙升一夜暴富不香吗?何必砸在外销房上还要等个十来年才能升值。

何谓这才松了口气,开玩笑道:“姐你要是连外销的别墅的都买了,那可比将军楼都气派。”

周秋萍哈哈笑:“我买这干什么,我又不长住海城,留着长蘑菇嚒。”

周高氏却存了心思,买,肯定得买。等到星星也能上幼儿园了,她家就搬到海城来。她也要当个海城人,下巴都能抬得高高的。看谁以后还敢小瞧她们家。

即便现在没合适的房子入手,那也要盯着。等以后有机会,早买早好。

因为是临时起意去京城,所以侯晓斌托人也只给他们买到了坐票,连硬卧票都没弄到。

周高氏原本还有点不得劲,由奢入俭难,她已经习惯出行靠卧铺了。可真上了车,她又顾不上不高兴了,因为她在车上看到了电视机!

198.9年的正月啊,她家也才买电视机没几个月,火车上居然都有了电视。

从上车开始,周高氏的眼睛就盯着电视没挪开过,她左看右看,怎么也理解不了为啥电视随着火车跑时,还能播放。

不是要有信号吗?跑来跑去怎么接收信号啊?

可她又不好意思问人,只能自己小心翼翼地观察。

这一观察,又叫她发现大世界了,车上可暖和了,不是人多的那种暖和,而是像音像店里的那种暖呼呼。哈,火车上也装了空调吗?那得用多少电啊。

周高氏整个人跟泡在热水里一样,飘乎乎的,半晌才冒出一句:“□□就是坐这样的车吧。”

她居然坐上了和□□一样的车!

周秋萍跟何谓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样接话。□□那是专列啊,他俩上哪儿知道专列的情况。

不过考虑到时代背景,估计即便是他老人家当年的专列,高级程度也有限。

周秋萍琢磨着要如何回答阿妈的问题,周高氏先兴奋起来:“我得去北京跟主席他老人家说说,我坐了跟他一样的车到的□□呢。”

周秋萍追不上阿妈的逻辑了,只好随她去。

既然都去了北京,□□纪念堂的确应该去看看。

她把眼睛放在电视机上,这会儿回放春节联欢晚会呢,赵丽蓉老太太跟“司马光砸缸”和“司马缸砸光”较劲的好辛苦。

一趟春晚的语言类节目看完,又听费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然后车厢才安静下来。困倦的旅客们打着呵欠准备入睡,列车抵达了江洲站。

周高氏从高级列车的震撼中清醒过来,开始心疼两只已经趴在她跟女儿怀里呼呼大睡的小丫头。

睡觉肯定要躺在床上才舒坦啊,又不是小宝宝了,这窝着多难受。

可能怎么办呢,好歹他们还有位置坐。那些买不到坐票,一路站到北京城的人岂不是更可怜。

算了,比上不如比下有余吧。

老太太怀揣着颗惆怅的心,闭上眼睛准备睡觉。

结果座位旁边响起了嘈杂的脚步,接着是人说话的声音:“哟,周经理,还没睡吧。走走走,咱们去卧铺。”

周高氏睁开眼,惊讶地看着张国富:“张队长?”

周秋萍笑着朝张国富点点头:“张队,麻烦你了啊。”

“应该的。”张国富伸手帮忙拎行李,还跟她道歉:“不好意思啊,本来在海城就该买卧铺票来着。还是关系不到位。”

他转头冲跟在他身旁的两男一女点头,“你们就坐这边吧,对付一夜,明天早上就到了。小徐,你照顾下两位师傅。”

年轻的士兵赶紧领命。

那一男一女两位中年人则有些惶恐,赶紧表示:“没事没事,你们忙。”

哎哟,不愧是开往首都的火车,都已经这么高级了啊。又快又稳,还暖和,上来就跟进了后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