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773)

周秋萍笑了:“你不是已经找到人了吗?”

一家店生意好,地段、货源固然重要,店员也要起决定性作用。

私营店里的店员绝大部分都是找不到工作才不能不给个体户打工的,他们在心态上就比较珍惜工作,因为清楚干不好,人家会直接把他们扫地出门。

这是瓷饭碗,得小心捧着,不像铁的摔不破。

而员工心态不同,培训起来的难度系数也不一样。服从性高的店员肯定是最容易出师的。

私营业主和个体户关铺子会带走货源和资金,留下的是失去工作的店员。他们经验丰富,是熟练工。

曹敏莉伸手蹭了蹭额头,再一次询问:“你打算投资多少?”

周秋萍笑道:“那要取决于整个服装线属于你还是属于曹家。我个人不喜欢替他人做嫁衣裳。”

曹敏莉放下扶额的手,正色道:“我能拿下这块。曹氏在调整方向,准备从服装撤出来。”

其实从开始布局大陆市场起,曹氏就在转移重心了。人力成本高、利润小的业务挪去人工低的大陆,再看看能不能多赚几年前。香江地区,逐步往房地产和金融业靠近,这才是朝阳产业。

所以之前她去海南买地去深圳开发房地产,都是受此影响。

“我毕竟是正房嫡女,我开口要服装家纺这一块,他们可以顺理成章剥离业务。”曹敏莉慢慢地分析,“这样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周秋萍点头:“OK,只要你能保证这方面没问题。那开个十家八家店所需要的资金,我这边也没问题。”

苏珊终于忍不住:“密斯周,我一直好奇你到底把钱藏在哪儿才没被搜走的。你总不会存进了外国银行吧。”

估计大陆人都没听说过瑞士银行。

周秋萍君子坦荡荡:“我没藏啊,我就放在邮局。他们都知道。哦,我想起来了,我今天忙忘了,还没打电话问。”

她直接当着两人的面拿出大哥大,就在车上打电话。

苏珊下意识地放慢了车速,因为这里信号真的很不怎么样。打大哥大很容易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

周秋萍打给了侯晓斌,询问1988年国库券上市的事。

她的逻辑也挺简单的,按照她重生前看到的那篇文章,杨百万是在1989年元旦前后通过那位大名鼎鼎的证券教父管总得到的内幕消息,1988年发行的国库券即将上市。数月后,果然上市了,这两只金融鼹鼠瞬间暴富。

数月,那就是几个月,超过十个月就不叫数月了。

现在都已经是1989年的10月份,1988年的国库券肯定上市了啊。

先前她忙,手边又不缺钱花,还真没顾上问。

现在要花钱了,那就盘盘家底吧。

侯晓斌前一晌一直盯项目呢,同样没关心国库券。主要是这玩意儿没啥好关心的,好多人都知道国库券异地差价的事,异地倒卖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靠这个挣钱也越来越慢了,他早就从这件事里撤了出来。

现在听好些日子没联系的周经理问这个,他还劝了人两句:“周经理,这个赚头小,你开卡拉OK房肯定要比它赚。对了,你什么时候开业啊,现在海城一下子冒出了不少卡拉OK房呢。你要小心哦。”

周秋萍笑着谢过对方的好意:“正在跟进呢,你帮我问一下吧,1988年的国库券上市没有。”

侯晓斌下意识地嘟囔:“没听说啊,你等等,老赵,88年国库券上市了啊?”

老赵是半个打桩模子,现在部队和地方政府都经商,里面的人私底下挣点钱也稀疏平常。老赵就爱倒腾各种有价证券。当初周秋萍买猴票,还找过他的关系。

谁知老赵本来心情尚可,一听这话气得直跺脚:“你别说,杨百万那个家伙肯定有内幕消息,他妈的,他前面几个月一直在收1988年的国库券。75块收的,一上市就冲到了104块,马上都要破110块了。”

侯晓斌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这么多啊?妈呀,那不是亏大了。”

“废话,光从老子手上就卖了两万多给他。你说我要自己留着,我还至于买个彩电都舍不得吗?”

侯晓斌想说的不是老赵,而是他们自己。如果上半年没撤出这项业务,继续往下做,那么现在他们的利润差不多是46.67%,快一半了。

再说杨百万能用75块收到大量国库券,就说明市面常规流通的价格达不到75块,很可能只有70。那利润就是58.29%,艹,已经超过一半了。

侯晓斌感觉痛失了一个亿。因为有了这一半多的利润,他们恐怕明年都不愁经费到底从哪儿来了。

周秋萍听他在电话机里的喘气声,吓了一跳,生怕他忽然间发哮喘或者心绞痛之类的急症,赶紧追问:“侯晓斌,你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