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194)

作者: 雪上一枝刀 阅读记录

许沁一开始觉得三百米布料足够了,现在也觉得少了,不过人心不能太贪,她笑道,“能买到这些布是我运气好,赶上了,呢子布料现在是紧俏商品。”

赵大姐点头,“可不是吗,我表妹上个月托人从商场买了两米呢子料,质量还不如咱这些呢。”

腊月二十一,所有的布料都变成了漂亮的呢子大衣,最后两天不少顾客怕买不到,都是提前交钱。

往往是一件衣服刚做好,就立即被买走了。

许沁算了一笔账,这一批布料,扣除所有的成本,也赚了足有四千块了。

第56章 、赚钱养娃

腊月二十三, 这天是小年,许沁给手下的三个员工放了假。

实际上就是赵大姐不来上班了,许敏和吴婶子吃住都在城东宅子, 即便放了假也走不了。

但两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许敏一大早就出去了,不到天擦黑不进门,以前是为了揽活儿, 现在是和张伟强一起闲逛看电影吃饭,甚至大冷的天一起压马路, 就是不肯在家里多待一会儿。

吴婶子倒不是不愿意出去, 她年轻的时候在村里,有不少投缘的姐妹, 也经常串门, 但来到城里认识的人不多,没处去。

她倒是想去儿子家,儿子不让。

前些日子她儿子来看她了,蔫头耷脑的, 一问是不小心弄丢了三十块钱, 她那儿媳妇是个厉害的,还不定怎么骂呢, 为了不让儿子挨骂,吴婶子给了儿子三十块钱, 提了提过年的事儿,他儿子话里话外的意思,不想让她回去。

于是, 她就没回去。

吴婶子一开始也出去闲逛了, 出去看看街上的新鲜事儿是不错, 但出门就要花钱,她半辈子攒的钱都给了儿子了,手里也就几十块钱,不省着点花是不行的,上街买了几棵大白菜,还买了半袋子玉米面,是农民进城卖的,一斤才五分钱,大过年的总要吃点好的,又狠狠心买了十个鸡蛋。

这些足够她吃的了,她也就不出去了。

许沁手里有了钱,当然要过一个肥年了,过节的本质其实就是吃喝玩乐,中国人穷怕了,最重视的还是吃。

她和邻居刘大嫂一起去郊区农村买了两只肥鸡,两只肥鸭子,王美兰带来的猪肉剩下的不多了,去黑市买了肉票,又去肉店买了几斤,还买了半挂不要票的排骨。

海鲜大餐不太可能,但市场上已经有卖鱼虾的了,估计是从临县运过来的,都是大路货而且个头也不大,胜在还算新鲜。

许沁买了不少鱼虾,现在屋外就是天然的冰箱,白天的温度也在零下之外,为了防止野猫偷吃,她特意找了个木箱子,把放进去,然后再密封上。

孩子们从小吃得鱼虾少,她在锅底下铺了花椒,姜片和洋葱,煮出来的虾肉质弹滑,有一股子清甜味儿,孩子们都特别爱吃。

一大盆虾红彤彤的,看着就挺诱人的,许沁示范了一下,“先掐头去尾,然后再剥皮!”

四丽一听,觉得和剥鸡蛋也差不多,立马第一个伸出小手拿了一只,三刚也不甘示弱,赶紧也抓了一个虾。

许沁剥虾特别快,她都吃了三个了,孩子们才剥好了一个,三刚填到嘴巴里嚼了嚼,开心的说道,“妈妈,这虾肉太好吃了,比猪肉还好吃呢!”

四丽也说,“妈妈,以后多买虾,太好吃啦!” 一边说,一边拿起第二个虾。

大国和二强没说话,但手上剥虾的速度越来越快。

许沁点头,“以后只要有卖的,我就多买点!”

孩子们第一次吃虾,难免贪嘴,一盆子虾很快就见底儿了,她让孩子们洗了手,没每人给盛了一碗鸡蛋汤,就着热汤一人吃了半个白面馒头。

她自己也不例外。

中午吃了虾,晚上她又给孩子们做鱼吃,许沁最爱吃的是清蒸鱼,但冻鱼清蒸不太合适,她把刀鱼收拾干净切成两寸长的段,加上葱姜花椒料酒腌制入味,然后炒糖色做了红烧鱼。

刀鱼本身肉质细腻,腌制之后去掉了鱼腥味儿,经过红烧之后添了些许甜味,更带出了它本身的鲜味,口感也更加顺滑了。

孩子们之前也吃过咸鱼干,但鲜鱼和鱼干的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三刚和四丽都怕鱼刺,二强率先用筷子挑了一块,尝了尝说道,“好吃!三刚,比鱼干好吃多了!”

“小心刺啊,如果感觉有刺立即吐出来!”

许沁嘱咐了一句,又指着鱼肉的中间部分说道,“尽量吃这里的肉,边上的都有刺!”

四个孩子小心翼翼的吃着鱼肉,许沁也慢悠悠的吃着,一边吃鱼肉,一边喝白粥,时不时还吃上一口蒜炒油麦菜。

冬天没有鲜菜,市场上菜店里卖的不是萝卜就是白菜,最多能有点绿豆芽,这菜是林勇前两天专门送来的,除了油麦菜,还有黄瓜,还有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