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215)

作者: 雪上一枝刀 阅读记录

一下子要做出来二十多口人的饭,的确不是一个小事儿,不过因为准备充分,倒也不算太麻烦。

昨天她送完孩子坐车去了一趟溪镇,买回来不少鱼虾,鲅鱼刀鱼和大虾腌制入味后,一律下油锅炸,吃的时候一热就是三道菜了。

除此之外,还有红烧肉,红烧排骨,蒜香油麦菜,凉拌黄瓜,考虑到孩子比较多,还蒸了一大盆鸡蛋羹,做了一道甜点。

其实许沁没怎么下手,一则东西不少都是现成的,二来赵大姐特别积极,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还十分虚心的跟许沁请教,吴婶子这人不爱出风头,但也绝不落后,赵大姐洗菜,她就切菜,赵大姐炒菜,她就帮着烧火。

很块,就做好了两大桌子菜。

说实话,她安排的这些菜有些乱,不成体系不说,做法也不太讲究,炸货占得比例似乎太多了,但这个时代没有冰箱,天气又一天比一天暖和,除了炸货能放一两天,什么东西都放不住。

能做出这样的待客菜,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果不其然,大家都交口夸赞。

齐军长的爱人姓陈,是军区医院的大夫,她笑着说道,“小许这菜做的可真好,这炸虾真新鲜!”

坐在她旁边的年轻女子也点头,“是新鲜,在北京吃不到这么新鲜的海鲜。”

她这话夸张了,一般人的确吃不上,但像齐军长这种身份,一年四季什么都不缺的,部队在各个海域都有自己的打捞船,打捞上来的鱼,一部分归了自己,一部分被运到全国各地的部队了。

许堂婶听了挺高兴,“小沁手巧,不但会做饭,还会做衣服呢,我穿的这都是她设计的!”

自从穿了一件许沁送给她的呢子外套,许堂婶就成了她的忠实顾客,都是在海市买了料子托人捎来做,因为知道许沁不收工钱,回回料子都买的特别多。

现在刚进五月,天气温和凉爽,一般里面穿个秋衣或衬衫,外头穿个外套就可以了。

许堂婶穿的衬衫是许沁做的,是很洋气的姜黄色,很抬肤色,和外面的浅驼色风衣也很相配。

风衣是宽松的拉链款,易穿易脱很方便,裤子是浅米色,是用时下最时兴的弹力呢做的。

许堂婶本来长得就不错,只是以前总穿的很朴素,现在这么一打扮,又洋气还又显得年轻。

虽然许堂叔笑话她,说是老黄瓜刷绿漆,但回回发了布票之后都很积极的上交,还时不时的催促她去商场买新料子。

陈大夫有些意外,她本来还以为许堂婶穿的洋气,衣服是从上海买回来的呢,她家两个儿媳妇,都喜欢上海货。

坐在她旁边的年轻媳妇是她的二儿媳妇王美凤,“这衣服可真洋气,一点不比上海货差,姑奶奶家的姐姐可真是个能人!”

三奶奶笑道,“小沁打小儿就聪明,要不是小时候身体不好,没上完高中,不然早也是国家干部了!”

在场的其他人不明就里,都跟着点头。

唯有许堂叔对这个说法保留意见,他这个侄女,咋说呢,聪明当然也是有点小聪明的,不然考不上高中,但实在是太娇气了,上学吃不了苦,在纺织厂上班也吃不了苦,最近这几回接触,看着倒是还可以了。

许沁给三奶奶夹了一个虾,笑道,“因为有这个手艺,所以才开了一个裁缝店,顾客都说我做的衣服好看,其实这也没啥,我经常琢磨,做衣服其实和盖房子有点像,盖房子重要的是住着舒服外观也好看,做衣服也是一样,再舒服的衣服,穿着不好看也不好见人,再好看的衣服,光好看不舒服也是不行!”

许堂婶觉得她说的太对了,“是这样呢,小沁做的衣服,又好看又洋气,穿着还特别得劲儿,我都不愿意穿别人做的衣服了!”

王美凤对许堂婶的衣服不太感兴趣,实际上她今天一来,就注意到了许沁,许沁长得那么漂亮,想不注意都难,但她更为注意的其实是她的衣服。

许沁今天穿的是风衣,就是之前做的经典款,不过她今天没穿驼色的,而是穿了米白色,这衣服有点挑人,但对她老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米白,月白这两年很流行,齐军长的二儿媳妇也有一件月白色的外套,但款式和许沁的不一样,是列宁装,当然了列宁装穿着也挺好看。

但不知为啥,她总觉得远不如许沁穿的风衣洋气。

吃饭的时候许沁脱掉了外套,露出里面新做的烟灰色衬衫,这衣服是她前几天刚做的,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衬衫,但穿在她身上,显得也异常洋气。

就主动问道,“妹妹,你这衬衫,也是你自己做的?”

许沁点头,“你觉得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