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226)

作者: 雪上一枝刀 阅读记录

毕竟再有半个多月就过年了。

许沁笑道,“当然能了!”

不过只靠赵大姐和吴婶子肯定是不行的,她通过赵大姐又找到一个退休的老裁缝,以前在公私合营的裁缝店,这个郭师傅就是专做高档面料的师傅,尤其呢子大衣做的很好。

因此,她上手特别快,而且做活儿质量也很好。

许沁舍弃了打版的环节,画出设计图之后,直接就开始裁衣片子,这一点倒是把郭师傅给惊到了。

她的手艺是跟大师傅踏踏实实学的,学了整整两年才学成了,师傅总说做衣服必须要有耐心,打版至关重要,没想到许沁却是完全给省掉了,但用她裁出来的衣片子,做出来的衣服却特别妥帖,哪哪都合适,没有一丁点不对的地方。

郭师傅不禁感叹,真是人外有人,她本来是看着赵大姐的面子来帮忙的,这下却觉得真的来值了。

四个人做衣服速度是很快的,有了郭师傅的加入,几乎是许沁裁多少,立即就能做出来多少,第一天做了三十件,第二天做了四十件,以后差不多都是维持着这个速度。

许沁带着三个裁缝做衣服做的很开心,可把许敏给愁坏了。

她和另外一个姑娘小高负责熨烫,这活儿她不算太熟,之前也熨烫过,但这么一天到晚的熨衣服,从来没有。

小高是郭师傅才收没多久的土地,熨烫衣服还成,但因为这是贵重的羊毛呢,手脚放不开,老怕出错弄坏了衣服,还不如许敏的速度快呢。

这俩人一刻也不敢歇,甚至都不敢聊天说闲话,好不容易弯着腰熨好几件了,没一会儿,就被上门来的顾客买走了。

许沁这次没怎么宣传,不过裁缝店现在已经有了不小的顾客群,光是这些人,衣服都不够卖的。

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这一批布料终于做完了也卖完了,她的存折上又添了六千块钱,加起来一共有两万多了。

这下估计买四合院的钱绰绰有余了。

即使不够,等到了北京再想房子也行,毕竟北京是首都,有钱人多,挣钱只会比宁县更容易。

除夕上午,一家人收拾了大包小包,正准备回村里过年了,县一中的一个老师很激动的送来了两封信。

一个是林东的大学录取书。

另一个是许沁的大学录取书。

第67章 、攒钱养娃

林东接过信, 立马就给拆开了。

看到军事学院的通知书,他激动地都要说不出话来了。

许沁倒是还好,慢悠悠的拆开了信, 看了两眼说道,“这北京师范大学的通知书做的还行,比你那个军事学院的好多了!”

林东不太理解她的关注点,却也笑了笑, 终于找回了嗓子,“的确是要好一点。”

孩子们对通知书都很好奇, 但林东手里紧紧握着如同一个稀世宝贝一般, 孩子们不敢跟他要,二强看着许沁说, “妈妈, 你和爸爸都考上大学了?我能看看你的信吗?”

许沁十分大方的递过去。

二强看完了大国看,大国看完了给了三刚,三刚认识的字还不多,胡乱看了几眼, 递给了四丽。

四丽觉得, 这张纸最上方的学校标志还怪好看的,她不认字, 是倒着看的。

通知书转了一圈又回到许沁手里,她正准备给放到桌子的抽屉里, 林东说道,“小沁,咱把通知书拿回家, 让两边的爸妈都看看, 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吧?”

林东这是要回老家炫耀了, 也行叭。

许沁把信封递给她,“好,那你来保管吧,丢了你负责啊!”

林东把两个信封摞在一起,很小心的放进了挎包的最里层。

“你放心,这么重要的东西,一定会保存好的!”

从县上坐车到了镇上,然后再从镇上推着自行车回到村里,又是下午三点了。

林爷爷和林奶奶早就把屋子里收拾好了,而且火墙也给烧上了,这房子原来没有火墙,是今年夏天林爷爷张罗瓦工新砌的。

林奶奶赶紧下了一锅菜肉馄饨,笑呵呵的说道,“这一路又冷又累的,快吃点热乎的吧!”

吃过馄饨,许沁带着四个孩子去里屋睡了,林东其实也累了,他前天值了个夜班,昨天也是正常上班的,相当于一天一夜没怎么睡了,他虽然累,却兴致很高,和父母聊了几句家常,还没说到自己考上大学的事儿,林爷爷倒是主动问了。

毕竟是国家第一年恢复高考,好多人都很关注这个事儿,中秋节林东回村里送月饼,曾提过一句,林爷爷前两天去赶集,有个卖鱼的摊贩特别高兴,一问才知道,人家的闺女考上了海市的大学。

“老二,你也参加高考了是吧,考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