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288)

作者: 雪上一枝刀 阅读记录

“明天上午?”

小方点头,“成,明天九点我过去。”

第三天,报纸上刊登了制衣店的广告,不得不说,效果真的是太好了,比许沁想象的还要更好。

很快,大栅栏的制衣店变得异常热闹了,顾客络绎不绝,比开业那天还热闹呢,很多人跑大老远来买衣服,还一买就是好几件。

许敏和小李看着空荡荡的货架都有些发愁。

以前,也出现过供不应求的显现,但最起码店里还有一半的款式是有货的,这可倒好,一到下午,基本上就没有衣服可卖了。

但她们也不好再催上货了,因为裁缝师傅们,已经连着好几天都加班加点干活了。

何大姐和郭大姐还好,到底减轻,四个老师傅可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也是真不容易。

许沁这些天也是真忙,她狠了狠心,以孩子住院了为由,又请了一周的假,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这么做的确有点不地道,也忒不对,但除此之外她没别的办法。

要是说了实情,周老师说不定很生气,也说不定让她延期毕业。

人要是有分身术就好了。

制衣店广告上也打了招聘,来应聘的师傅挺多的,有好的,也有一般的,许沁选人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要求手艺好。

手艺不好,说破天也白搭。

最后选出来二十个人,十个师傅十个学徒,十个师傅里面,四个是老师傅,六个是手脚麻利的年轻师傅。

这么着,人手一下子就多了,相应的机器设备也多了,家里的两间西厢房肯定装不下了。

许沁托何大爷在隔壁胡同赁了一处院子,比现在住的大小差不多,亦有四间正房四间厢房,因为是一下子全租了的,租金不算贵,一个月四十块。

简单收拾了一下,把微风制衣的牌子挪到那边大门口了。

这天上午,一个小伙子过来送货,他姓范,是齐家军的一个小兄弟,看样子年龄也不大,也就二十出头。

小范指着七八辆三轮车说道,“姐,你看,这缝纫机,这锁边机,都是最新货,不但不要票,价格也和商场差不多!”

许沁仔细看了看,也挺满意,笑道,“以后有你的好处,再买机器还找你。”

齐家军现在专攻进口电器,这样的活儿不爱接,但介绍了一个人,就是小范,这小伙儿挺机灵,没管其他二道贩子买,而是一张硬座火车票杀到了厂家。

这回许沁一共要了十五台缝纫机和十五台锁边机,还有一个其他缝纫工具,小范跑这一趟,挣了五百多。

小伙赶紧说,“姐,你以后有什么需要都找我,保证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

机器和人都到位了,她赶紧又去了一趟杭州,因为剩下的布料不多了。

四月份进的那一批货早用完了,中间厂家也发来了两批,质地和花色都说的过去,但肯定还是不如她亲自去挑选。

这回跟她一起去的是赵玲香。

“你不怕家里人知道啊?”

赵玲香笑着摇头,“怕什么,我都跟我爸妈说了,他们都同意的!”不但同意了,还嘱咐她了,让她一定跟着许沁多学一学。

她的父母虽然都是国家干部,但跟杨岚的父母做派不一样,赵家父母不觉得做生意有什么好丢人的,杨岚在在大栅栏开了茶叶店,生意还挺好,这事儿赵玲香的妈妈心里还挺羡慕呢。

有钱多好呀,可以吃好的穿好的,买东西不用看价钱,杨岚的妈妈,她还不了解,那是死要面子!

做火车到了杭州,赵玲香简直开心死了,“真没想到,原来南方城市这么漂亮的,比北京可漂亮多了!”

许沁笑笑,“各有好处,不过咱们这几天可没有功夫玩儿,得抓紧看料子呢。”

转悠了三天,挑选了上百种花色,进了大约五千米的布料,一下子花掉了四万多块。

这下把赵玲香吓了一大跳,“许沁,做生意需要那么多本钱啊?”

本来许沁以为,夏季过了,秋老虎马上也过去了,估计再有半个月,北京的秋天就来了,真丝衣服销路肯定就要差一些了。

但这次广告之后,顾客群一下子就扩大了无数倍,不少人都是物质条件特别优越的,不说别人,就说胡同里的张画家,人一下子来买了好几套真丝睡衣,他的太太身条保持的还挺好,也买了好几条旗袍。

真丝衣服,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的。

“也不是,这回情况特殊,我要多备点货,一般不需要那么多。”

赵玲香这回来杭州,也是带了不少钱的,她妈给了一千块,他爸后来又偷塞了三百块。

一千三百块在她心里已经是一大笔钱了,当然了,和许沁一比就显得特别少了,简直少的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