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小户女(152)

作者: 竹笋君 阅读记录

大桃这才知道跟自个儿说了一路话的人竟然就是他爹口中的官老爷。

但他年纪不大,还不知道白身和县令的差距,大桃乡的小伙伴最喜欢的也不是当官老爷,而是开馆子的,所以他既不羡慕也不害怕,只是觉得——这个官儿说话也不怎么样嘛,还没有鱼妹妹说话好听。

这淡定样儿却把叶知县惊得不轻,回头就跟廖师爷分析:“张家人不畏强权,不送去念书真是可惜了。”

叶知县有钱,念头一起就栓不住,想在乡里开书院挑机灵的孩子念书,南水县是个中县,乡里念书的孩子竟也没几个,大桃乡,那是一个也没有,难免就心动起来,他估摸着自个儿还得在这待三年,修个书院出来也是政绩嘛。

大桃才不想念什么书,过来两天夏姐儿都教他不少,大桃还是睡一觉就忘,每天顶着烈日不住地往外看,竹枝巷子的孩子们知他有只威武大猪,纷纷表示愿意天阴点就带他出去玩儿,就是能不能给骑骑小宝。

大桃很爱惜小宝,自个儿都不常骑呢,才不肯交出去,众狠心小孩儿血热得快也冷得快,顿时便一哄而散。

夏姐儿就没那么好打发了,她早就中意猪猪,却被大桃捷足先登,但后登她也不嫌弃。

大桃很有原则,在这方面从头到尾都表现出一幅六亲不认的样儿。

夏姐儿无法,看着他两个羡慕得口水都流下来了,不过自打她流这一回口水,一人一猪都对这小萝卜头很有些警惕,见着她就跑。

但张家人都视若无睹,毕竟小宝见着张阿公还夹着屁股走路呐,张阿公私下乐呵呵地跟鱼姐儿嘀咕:“还别说,真是骟掉的猪乖些。”

大桃初来县城,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很想出门看看的,等过了冬,他就得带着小宝回家种地了,也不知以后有没有机会再来,他们乡里一辈子没来过县城的人也大有人在。

张知鱼看出他的心思,就想带着他出门逛逛,如今南水县也有搭了戏台子唱河南道的事儿,她早想去听了,顾慈也想去,阮氏可怜几个孩子在家憋闷这么久,便给他们在茶楼订了个包间,还让人摆了冰盆。

张阿公不困了,直起身子摸摸胡子叹一回气道:“孩子哪知事儿,少不得我老人家亲自出马照看他几个一回。”

夏姐儿冷笑:“阿公,你就是想看戏。”

这一天晚上,夏姐儿是在张阿公的辅导学习中度过的。

张阿公:“夏姐儿字有些不成,晚上我得空教教她。”

阿公,你好狠。

迟早有人会治你的!

夏姐儿握着笔泪流满面地想。

阿公喝着凉茶美滋滋地表示:除非让我去杀猪,不然什么事儿都难不到你阿公滴~

张知鱼想起那天叶知县对阿公刨根问底的样儿,不由微微一叹:阿公,你还不知道,你虽然不曾杀猪,但你却将杀了它们无穷尽的子子孙孙!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14 13:23:43~2022-04-15 08:43: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雅琪 10瓶;一花一世界 2瓶;么么儿老干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7章 、燕回戏

阮氏出了钱, 张家如今也算小有积蓄自然不可能一分不出,李氏便做了一食盒拿手菜,不成想两个孩子却按着市价算得好好的将银子还了娘亲。

李阮二人心中又欣慰又好笑, 看着手上的铜钱跟两个孩子道:“两个小不点儿怎老做些大人事,再这样爹娘得伤心了。”

鱼姐儿和慈姑愣了。

两人便道, 人家说亲兄弟明算账,但你们是爹娘的亲闺女亲儿子, 再算这样清就显得生份。

鱼姐儿和慈姑只是想给家里省点儿钱, 鱼姐儿自不必说,从来都以成年人自居,养家在她心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慈姑虽然年纪小,但自从爹没了他就下定决心以后决不能让娘过得比爹在的时候差, 所以自个儿赚了钱就不想花家里的。

两人当了这么久的娘自然晓得孩子的心意,只是事情不是这样做的。

李氏摸摸女儿稚气未脱的脸道:“都是张家的女儿, 你给了钱, 剩下的姊妹小姑要不要给?梅姐儿给得出来,那月姐儿三个呢?”

李氏如今每月月初也会给几个孩子几文钱花,这三个丫头都是过了月初就盼月底的主儿,先前赚的那吊钱早被王阿婆和她收了起来,如今还赖着这几文过活儿,让她们拿钱那肯定就得找娘要,一次还好,天长地久难保不心生芥蒂。

李氏道:“现在就是你们姊妹间最好的时候, 往后各自嫁了人,再想如今这样亲密可就难了, 有时候娘希望你机灵些以后不至于吃亏, 有时候娘又希望你笨些, 太聪明的人吃的亏总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