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小户女(244)

作者: 竹笋君 阅读记录

听说孩子不经吓,当场吓死几个岂不是好玩?

何县丞看着性情如出一辙的两兄弟,拿着从孩子手中得来的两把弯刀说:“等此事了结,我会让这两把弯刀亲自送你们上路。”

乔二见不着哥哥,闭着眼并不理会何县丞的话。

何县丞见他这个时候都面不改色,已经信了一大半他们是水匪出身的话。

等出了衙门又跟着心腹去了小东巷,虽然几个孩子都对这个地方绝口不提,但只要仔细打听当日保和堂车马去的方向,还是能找到这个地方。

昊老娘正给童四郎换干净的布裹伤口。

童四郎已经能够直起身子转动上半身了,身上的布也拆了一些下来。

何县丞亲自拆开他的伤布,看到血肉模糊的脚和正在结疤的背,喉头动了动。

在饱受折磨的童四郎面前,他终于相信乔大乔二是水匪出生,也相信咸水县有这样的人间地狱,这双坏掉的脚和烂掉的背就是如山铁证!

一片静默中,何县丞扶起跪在地上的昊老娘,说:“你们不能留在这儿了,得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去。”

这天直到天光大亮,何县丞才匆匆回了家。

他在书房坐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写了一封密函,准备上书知府,又为了防止意外给金陵叶家去了一封信。

所有的官中,何县丞只信叶知县。

地方官无诏不能擅自离开,他是南水县的县丞,自然不能跑去咸水县管事,但只要想起童四郎和不知在何处又会不会来的水匪,何县丞的心就沉甸甸的。

何正端着早饭看着门外的微光,他的脸自从被几个孩子一问后,似乎倒退了三十年。他又成了站在里正跟前那个手足无措的、等着说完话就回家干活的小孩。

“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后念了书做什么呢?”里正问。

“格老子的,念了书当然要做大官,那我娘就不用干活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到时候大家的地也不用交税,能省好多自己吃呢。”

莲姐儿在吃一小块炸得酥脆的小鱼干儿,嘴里发出几声卡擦卡擦咬碎鱼骨的声音。

何正听见三十年前的自己对里正和族老说:“我晓得读书会让人明白道理,还会让人变聪明,如果能读书,那我想以后大家都不用挨饿就好了。”

里正和族老一怔,和蔼地挥手让他回家。没过几天就有人来何家田里告诉正在挖鱼腥草的何正——

“他仙人的,何娃你能读书了!”他二叔欢天喜地地跑过来道,乡里决定以后供他念书了。

何正很珍惜这份机缘,年过二十就中了举,然后在县丞这个位置上沉寂了十几年,里正似乎也知道乡里能给他的帮助就只能到这里,后来也没问他要过什么,但何正娶了他的小女儿,也知道有自己在,乡里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

但这远远不够,他始终没有找到让益州那个小乡摆脱贫困的办法。

“你们收拾东西,明天我就派人护送你们回乡。”何正站起来往书房走去,对跟过来的娘子道,“若有人问起来,就说我娘重病要你回乡尽孝。”

韩氏愣了一下,手微微地抖了起来。

何正笑道:“等过几日我就回去找你们,到时候我在乡里做个教书先生,让你也做一回师母。”

何正有多想进京再考韩氏不是不知道,这会儿却破天荒地要举家迁回益州,除了外头有大事发生,让他感到自己可能护不住妻儿外,韩氏想不到还有别的可能。

韩氏皱眉想问问丈夫外头出了什么事,已经九岁的莲姐儿跑过来笑问:“我们要回老家吗?”

“你奶奶病了,我们要回乡去看她。”韩氏没有在女儿面前追问,拉着她往房里走去,莲姐儿回头看着爹问:“爹什么时候回去?”

何正笑:“忙完了这阵子,爹就回去带你捉笋子虫玩儿。”

莲姐儿这才跟着娘一步三回头地回房收拾东西。

那头张家院子里,鱼姐儿和慈姑抱着二郎在廊下等张大郎回家,他爹已经几天都不见人影了,她不想爹一无所知地在外头奔波,今儿就算不睡觉也得等着爹回家。

两人正凑在一处说悄悄话,巷子头忽然闹将起来,有人边跑边喊:“徐大郎的船翻了!”

张家人嚯一下全站起来,张知鱼推开门就往外跑。

舅舅,舅舅和徐大郎是一道的!

等张家人赶到时,徐家门口已经围了一圈人,花妞正和巷子里的姐妹玩翻花绳,听到这话儿茫然地问:“哪个徐大郎?”

来人喘着气说:“还能是哪个?自然是徐启明徐大郎了!”

闻声赶过来的花妞娘脸一下变得刷白,眼泪一下就冒了出来说:“你怎么知道是我家大郎?是不是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