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小户女(392)

作者: 竹笋君 阅读记录

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很快,李三郎就反应过来,闻着自己一身的腥味儿,摔了筷子碗儿,骂:“狗儿的张知鱼,骗到你舅舅头上来了!”

院子里一起在廊下搓丸子的众人默默地看他——都搓了两盆了才说这话儿,李三郎看起来不太聪明啊。究竟怎赚得这么些钱的?

那头张知鱼戴好东西已经在妇舍看了半天病,自从她问衙门和成药坊打劫了一笔银子过来后,妇舍已经到处都是药材了。

大伙儿瞧她都跟瞧财神爷似的,尽管鱼姐儿不曾穿官服,光这个搞钱的本事,大伙儿也不得不服。

来看病的娘子们排着队进门,只是张知鱼做了半天,奇怪道:“怎么都是要动刀的?”

莫娘子道:“自从你给娴娘治了病,她们就都来了。”

张知鱼对她们倒没什么看法,只愁道:“这样针就有些不够用了。”

如今她一共只有三副针,都是小关公公从宫里给弄来的。

平时里针灸都是一个一个来,倒还好些,如今好些娘子身上有褥疮,还有月子里迎风长的包,都得用刀将病灶挖出来,个个都得用针止血,三副针便是杯水车薪。

莫娘子道:“舍里也有几幅银针,我都找了给你用。”

张知鱼道:“能凑齐十副最好,她们都不是大病,床头贴着病情,我能忙得过来。”

莫娘子点点头,很快便满头大汗地拿了十副针过来,张知鱼眼尖地见着里头半数都是新的,便叹了口气。

她是疡医,给人动刀才是正常的,可惜南水县很少有娘子愿意出门给人看身上的隐疾。

这样说来,姑苏倒也有它的好处,起码民风更开放些。

作者有话说:

这章本来有六千,来不及了,先发。

剩下的要么我十二点准时,要么我半夜发出来。大家不用等。

感谢在2022-06-17 06:41:42~2022-06-17 20:49: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雩 40瓶;星星不睡觉 10瓶;橙子 5瓶;雨水 2瓶;雨革月、南又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0章 、当官儿的滋味

心有顽疾

张知鱼忙得满头大汗, 到了中午还不曾进一滴水,夏姐儿素来知道这个大姐如何不听话,特意揽了来送饭的差事。

她已经来了几次妇舍, 人又是个碎嘴子,就是里头的盐老鼠见着她都不陌生了, 是以夏姐儿自进门便无人阻拦,一路走到大姐诊室。

进门便当着众人的面儿, 将饭放在桌子上大喊:“大姐, 娘说你不吃饭就不用回家了!”

此话不过狐假虎威,张知鱼一不知真假,二来不敢不回家,只得让着山猫充了大王, 放了针请人出门。

诊室里来了许多人,好些污水气味儿都还没散, 很有些难闻, 张知鱼让人敞了屋子透气,再熏屋消毒,特意把夏姐儿带到后厨,两姊妹一块儿坐着吃。

夏姐儿拎来的盒子很大,一共有三层,一层摆了爆炒羊肉、辣炒鸡丁、清炖鱼肚,一层摆了素卤、泥螺和一大碗绿豆汤,最底下便摆了两碗饭一碟子花糕。

张知鱼一闻这味儿就知道是娘做的, 肚子瞬间便叫得厉害,感动道:“娘还特意给我做了辣的。”

夏姐儿喝着汤, 笑:“大姐也太自作多情, 娘觉着家里待着无聊, 和阮婶婶在外头摆了摊子卖小菜去了。姑苏人流多,好些客商叫娘做辣的,这是剩下来的。”

言外之意——少给自己脸上贴金!

张知鱼懒得理这坏东西,问她:“家里不是还有人做药么。娘跟阮婶婶都有了,药怎么办?”

“小舅喊了他船上的人一块儿过来,分工在家帮忙,自己来按顺序混合,又能保密又有效率,用不着我们了。”

当然,真相是这味儿太腥,大伙儿有些不乐意做,就是阿公都拿着两文钱在外头赖了一日了。

张知鱼还是觉得这事儿悬乎,李三郎很可能会成第一个累死的童子鸡。

夏姐儿笑:“小舅是全能的,大姐也太小看人。”

张知鱼笑喷:“是,小舅练了九转玄功,有三头六臂够你们这样使唤。”

夏姐儿看大姐——明明是你使唤的!

张知鱼干咳两声,笑骂:“小兔崽子越大越会给人扣帽儿!”

旁边的稳婆闻着味儿都馋得厉害,见她姊妹两个说得这么一嘟噜,还不肯吃饭,险没急死,忙笑问:“小张大夫家里在哪儿摆摊?晚上家去我也买点儿尝尝。”

夏姐儿吃着螺笑:“就在忘江路口子上,你们要买可得早点儿去,我娘一天只卖那么多,她说还想出门玩呢。”

张知鱼很满意娘不再紧绷绷地过活儿,将这么些菜摆到大伙儿跟前道:“一起吃吧,我娘做了这么多,我们也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