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公主穿八零后赢麻了(68)+番外

作者: 蓝榄 阅读记录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秘不外传的核心技术, 东湖大曲也一样。老师傅为人谨慎,还有点顽固排外的脾气,一开始在交流中十分保守, 对两个加起来岁数还没自己大的小年轻完全不信任,只是敷衍了事地随口说了几句就想把他们打发走。

然而这两个年轻人跟老师傅以往接触过的心浮气躁夸夸其谈的后生并不一样,不仅虚心好学, 稳重诚恳, 而且对有关酒类的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提出的一些见解连他这个酿了一辈子酒的人都未曾考虑过。

老头接触过一次后觉得这对未婚夫妻实在难得,态度立马来了个大转变,和两人倾心交流了大半天, 将自己酿酒几十年积攒下来的经验几乎是全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在东湖酒厂学习结束之后两人就离开宁市, 打道回府了。

这趟出行一共四天, 时间有点赶, 宁市的什么名胜风景区都没去过, 有点小小遗憾,但临行前制定的计划基本都圆满完成了,收获还是不小的。

江舒云也想多呆几天,但她挂念家里的情况,和许绍庭各自都还有很多事要做,没空去游山玩水,只能踏上归途,返回安阳县。

回来的火车上江舒云就想好了,到了安阳县后就直接拿着证件去了一趟工商所,申请了“云熙绣坊”的营业执照,以后再做东西就有个正式的名目。

办完后先回青河村,看到两人回来,陶春兰问:“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没在宁市多玩两天?”

江舒云把在宁市买的特色糕点拿出来,一边逗弄囡囡一边说:“不放心家里,就早点回来了。”

江秋月笑道:“家里都挺好,我和妈这几天一起做了一套衣服,早上刚交单,客人挺满意的。”

“这是当然,你跟妈的手艺已经赶上我了,完全没问题。”

许绍庭跟着道:“这次是比较匆忙,等结婚后有时间了我再带舒云出去好好玩玩。”

不止是宁市,他还要和江舒云一起去海市,去港市,去法国和意大利,去国内国外所有她向往的地方。

江舒云微微抿唇,似笑非笑:“你可不要光说不练打白条。”

许绍庭一本正经道:“当然,君子一诺千金,‘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出自前苏联黑白故事影片《列宁在1918》里的台词。)

“好啊,那我就等着以后吃面包,喝牛奶了。”

囡囡听到吃的就嘴馋,马上伶俐地接了一句:“二姨夫,我也要吃面包,我也要喝牛奶。”

江秋月教过女儿,许绍庭是二姨的未婚夫,等结婚了以后就是她的二姨夫。小姑娘记不住这么多,就直接叫许绍庭二姨夫。

“那是必须的,我们囡囡的可不能少,多喝牛奶才能长高高。”许绍庭说着从自己的大挎包里拿出一罐幼儿奶粉。

江秋月忙道:“绍庭,大老远的怎么带这个回来,真是让你破费了。”

这个时候奶粉并不是普通家庭的必需品,乡下的娃娃们断了母乳后就基本上和大人一样吃喝了,最多磨点豆子喝点豆浆而已,不会多花两三倍的钱买奶粉。

许绍庭说:“没有,二姐客气了。奶粉花不了多少钱,但科学家说对小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利的,尽量让囡囡每天喝一杯。”

“好的,谢谢。”

囡囡顿时笑弯了眼睛,抱着奶粉罐甜甜地说:“谢谢二姨夫!”

“哎,囡囡真乖,不用谢!”许绍庭也笑着应道,接着又掏出一听城里时兴的麦乳精,“听说这个东西好喝,大家也尝尝。”

陶春兰也不说客套话了,从厨房拿来几个杯子,一人冲了一杯。

尝过之后大家都表示,味道确实不错,又香又甜,喝了之后让人心情都亮堂了一些,这钱花得值!

接下来许绍庭继续紧锣密鼓地筹办加工厂,采买设备,修整厂房,办理各种生产许可证,或者外出观摩学习,又是经常三五天不见人影。

江舒云也忙,虽然安阳县里的仿冒品越来越多,但钱记布庄那边仍然不愁销路只愁数量太少,时不时还有慕名上门来定制的单子。

现在虽然母女三人一起开工,也没法短时间内马上交单,至少要提前十来天预约才行。

对于时不时有外村的陌生人进出江家,青河村人茶余饭后当然也聊过,不过都没太当回事。

有人听说江家在卖衣服之类的东西,也只当是陶春兰从县里批发来的,只能赚点差价的小钱而已,搞不出什么大名堂。

……

时至深秋,桑树开始落叶了。

江舒云一共养了四批蚕,除了日常用的丝线以外,还攒出来了一床蚕丝被,又轻又软,比棉被舒服多了。

上一篇:带着优选穿七零 下一篇:宠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