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男二不奉陪(快穿)(204)

众人各怀心思,皇帝干脆宣布散会,之后他特地留下太子,父子俩需要再好好合计一回。

不过父子俩密谈,并不耽误皇帝发出密令,提前做出些准备。

皇帝命心腹控制住那几位宗亲留在京城老婆孩子,又下旨让靖武侯仔细戒备,但没有授权靖武侯对宗亲采取行动。

倒不是皇帝这会儿依旧不信任靖武侯打算留一手,而是皇帝准备让堂兄手持尚方宝剑前去拿下这些宗亲,并接管这几位宗亲麾下兵将——这些兵将大多数也都是皇帝的族人,亦或是有个宗女祖母或是母亲,因此用宗亲收拾收拢宗亲才最为妥当。

皇帝的这部分安排不好写在发给靖武侯的旨意里,太子急父皇所急,主动表示他在写给靖武侯家三郎的信里会说明一番,又说他这就去安抚母后。

皇帝很是欣慰,特别提了一句,“靖武侯小儿子着实不错。”

太子笑着点头,“他是很不错。”

上交药方汇编,果断查抄宗亲商队……虽然有点公报私仇的意味在,但架不住自家宗亲胆大包天!

说心里话,他不介意禾三郎有自己的小心思。禾三郎若是刚直太过,他反而要伤脑筋。

走出乾清宫,太子还在琢磨:靖武侯忠心于父皇,靖武侯的儿子忠心于他,可太顺理成章了。

当一个多时辰过后,王皇后从太子口中得知堂哥这些年都忙活什么“大事”,跟怀恨在心的宗亲沆瀣一气大逆不道,她一点都不意外呢。

再听说她这位堂哥在吃药后居然想着把女儿嫁给九皇子,因为她和她姐姐这两位皇后“家里全都白养了,嫁了人就胳膊肘往外拐”……王皇后也气笑了,“他还觉得冤枉不成?!”

太子连忙劝道:“母后,跟这么个混人计较什么呢?”

王皇后摇了摇头,“他可不是一个人。他们这起子人还总嫌弃姐姐和我不想着娘家,嫌弃姐姐和我胆子小,如今看来他们的确胆子够大,大到连命都不打算要了。”

“儿子病得浑浑噩噩那会儿就觉着舅舅不大盼着我好,若真能去芜存菁,不是坏事。”

王皇后拉住太子的手,柔声道,“你好好的,我就没什么担心的。王家有不孝子弟,也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做学问之人,相信你养病多年,照样看得透彻,更能体会什么是人情冷暖。”

母后这番赤诚之言,太子听在耳朵里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他今天头回露出笑容,“母后,儿子一定处理得妥妥当当。”

安抚完皇后,太子回到东宫便坐到案前,给身在西关大营等他号令的禾三郎写信。

太子的密信有专人递送,信使星夜兼程赶到西关大营却扑了个空,因为收信人容道远并不在营中,而是和靖武侯一起身在西关之外的战场上。

话说皇帝终究是奇差一招。

两天前,他派来处置这几位宗亲的钦差刚刚启程,几位宗亲便先下手为强,联系北狄,透露了许多关键信息,北狄那边二话不说,忽然出兵把先锋营包了饺子。

靖武侯的二儿子就在先锋营中。

其实就算靖武侯二儿子没有被俘虏,先锋营上万人失陷,靖武侯也必须率兵与北狄决一死战。

当然,在大军开拔前,靖武侯的心腹前来禀报,原来几位宗亲早已经跑路了……

坐在靖武侯手边的容道远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派去盯着他们的探子看来……要么被买通要么被灭口,而你全都不知道。”

靖武侯只能苦笑,没为自己辩解什么。

宗亲毕竟身份敏感,他之前频繁告状不假,却并不想先斩后奏。只是宗亲勾结北狄在先,谋害皇帝太子在后,匆忙跑路他偏偏没看住,正如小儿子给他留面子没直说的那句话:怎么说这大锅都要他来背。

有小儿子作对比,他承认自己年纪大了,做事瞻前顾后。

容道远看出靖武侯的意思,于是一摊手道,“万一在战场上刀兵相见,咱们不必客气了不是?”

在场武将闻言也纷纷应是。

这会儿容道远献上药方汇编救下太子,当机立断查抄商队并击杀当时负隅顽抗的商队护卫,在西关大营中都不是秘密。

于是不少人都看好见识才能过人的三公子,在靖武侯的亲信之中三公子威望短时间内便胜过了大公子与二公子,即使大公子素有贤名,二公子跟在靖武侯身边多年在带兵上有些门道。

不过侯府管事们和家丁们大多“初衷不改”,忠心于大公子的同时不忘找机会给三公子找点麻烦。

靖武侯看出些苗头,把管事们教训了一通,却任由另一部分亲信转向小儿子,就是明明白白在给小儿子铺路,若是这场大战再立下功勋,小儿子“自立门户”并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