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成心机纨绔的黑月光(153)

作者: 扇景 阅读记录

赵琼华放下书卷,满是无辜和疑惑地看向江齐彦,“什么都是真的?”

她知道京中的茶楼酒肆里都有说书人,时常讲些轶闻趣事,亦真亦假,也有不少是经过添油加醋的,做不得信。

从前性子顽劣,她追在五皇子身后好几年,堪称是形影不离,又时不时和七公主互生龃龉。恐怕那几年,京中说书人,说的不是谢云辞的风流不羁,便是她的嚣张骄纵。

可这都过去好久,早就算作是陈年旧事。那些说书人再无事可说,也不至于旧事重提。

江齐彦见她一副无知又无辜的模样,忍不住又瞪了谢云辞一眼,这才仔细说道。

不知从哪里来的小道消息,称赵琼华与谢云辞早就两情相悦,与五皇子纠缠的那几年不过是她在掩人耳目。明面上对五皇子不离不弃,实际上早与谢云辞暗许终生。

时机成熟后她便与五皇子划清界限。

昨日端午宴,还有人亲眼看到他们一同上了临翠湖的画舫,琼华郡主更是一夜未归,想来是好事将成。

说书人说得像模像样,事无巨细。不知情的人听了,还真的要信上几分。

再加之最近有人确实听到了五皇子即将定亲的消息,两相佐证之下,便又添了几分可信。

赵琼华听完后只觉离谱。

她从前只知说书人会在其中添油加醋,却没想到还能把事情歪曲到这种地步。

有这等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本事,不去书坊写几本话本倒是屈才了。

深深呼出几口气平复心境后,赵琼华指向谢云辞的伤,“昨夜我们是去临翠湖了,但在回京路上遇到刺杀,谢云辞为了救我中毒。”

“天色已晚,我就留在了这边,白日里顺便照顾着他。”

明明是多正常又合乎情理的事,落到那些人口中却成了红烛春宵。

离谱且荒唐。

谢云辞也煞有其事地点点头,应和着赵琼华的话:“昨晚那些杀手,是摘星楼的人。”

刺杀、摘星楼……

捕捉到这两个关键字眼,江齐彦面色更加难看。

“与上次京郊抓到了两个刺客是一起的吗?”

京郊二度刺杀,守在皇家别院的侍卫抓到的两个刺客,衣服纹饰确实是属于摘星楼,说话间也夹杂着南燕的口音,确实是南燕人无疑。

只是摘星楼从不干涉别国之事,此次倒是不同寻常。

谢云辞点头又摇头,“应当是,只不过不是同一殿。”

赵琼华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趁着两个人说话间隙忍不住问道:“摘星楼是南燕皇室的吗?”

上一世她在南燕十五年,虽从未听过摘星楼,却因着时常给尚衣局做工刺绣,接触过布料纹理很是相近的衣饰。

尚衣局隶属皇宫,其中绝无可能出现与皇城无关的物什。

更遑论是由宫中的人亲自动手裁剪衣料再刺绣。

不知为何,思及此,赵琼华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模糊的男人身影。

即便多年未见,男人的面容早已经模糊不堪,但他周身气质狠戾,是她那些年挥之不去的噩梦。

见她出神,猛然一激灵,谢云辞扶着床榻探出头,关切轻柔地唤她几声:“琼华?”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没什么。”赵琼华矢口否认,“你们继续说。”

那些晦暗心事,陈旧破败,本也再无同他人提起的必要。

只当是大梦一场后搁置一隅,再不触碰。

江齐彦拿手背贴上她额头,又替她把过脉确认无虞后,才开口为她解惑,“按理来说不是。”

“按理说?”

“嗯。”谢云辞接过话,“数十年前,摘星楼最初起于南燕东寒山的匪徒,后有了江湖人脉,这才改名为摘星楼。与南燕皇室无半分干系。”

世人眼中摘星楼亦正亦邪,曾为百姓布施,多番救济;也曾毫无理由地起兵造反,讨伐南燕皇室,所过之处一片生灵涂炭。那次起兵,最后也是南燕出兵征伐压下,此后摘星楼仿若销声匿迹。

坊间传闻言,摘星楼自那一次起兵失败后元气大伤,已无立足之地,只能各奔西东;也有传闻说,摘星楼已被朝堂赶尽杀绝,全阁被灭,无人生还。

若要细论起来,也都已经是四五十年前的旧事。

故人作土,风埋黄沙,哪里还有可追溯的余地。

赵琼华听完,神情严肃,她一手撑着下颔,总结道:“所以如今这个摘星楼,也许不是从前那个?”

“不无可能。”

见谢云辞还想和赵琼华说下去,江齐彦轻咳一声打断二人,“南燕的事暂时同你没关系。”

“你先出去,我和云辞还有事要商量。”

赶人赶得简单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