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下凉州(109)

作者: 一只大蜗牛 阅读记录

等回头去看时,那人早已去得远了,身上带风,看不清身形,但能见得一黑一白两抹颜色,如长纸上泼一道墨,又如白水绕黑山,衣角扑棱棱一阵,眨眼间已消失不见。

赵多又高叫了声好,回忆着方才那人潇洒磊落之态,如在眼前,不由咋舌,转头去问秦恭,“不知此人是?”

秦恭答道:“此人名唤张皎,目下在武安府中听用,任校尉一职。”

他话音刚落,便见赵多脸上的笑容像烧热的锅底上滴下的一滩水般,滋啦啦地消失殆尽了,随后这张脸一板,露出些公事公办的神色。秦恭瞧见,不由得一怔。

这会儿刘瞻也在台上一同观看,不过正在赵多另一侧上,只能瞧见他后脑,一时未看见他面上神情,只是见赵多并不出言称赞,反而没了声音,心中微觉奇怪,却也并不如何放在心上,只暗暗寻思:不知封赏的制书是如何写的?阿皎年纪太轻,未必能一下升至六品,恐怕应当在七品下与从七品上之间。

早些时候,听长安传来的消息说,张皎这汉皮室的名声已传至父皇耳中,父皇对他赞赏有加,随口问了他的名姓、生平,知道他曾是晋王府的僚属时,微微吃了一惊,却没说什么。刘瞻收到消息后,心中半是高兴、半是忐忑,没告诉张皎,只自己暗中琢磨,却也摸不清父皇的心思,只得作罢。雍帝心思如何,只要看今日怎样封赏便可知了。

赵多转过头来,向后退出一步,走到台首,看看秦恭,又看看刘瞻,对二人微笑道:“将军与殿下治军有方,麾下猛将如云,后生们也一个个地崭露头角,假以时日,定是国家栋梁。仆在长安时,便常听陛下对西北一军、对将军赞赏有加,今日一见,方知他老人家果真圣明烛照,若非卫、霍之将,岂能有如此健儿?”

秦恭微微低头,逊让一番之后,最后又道:“还要有赖大人美言。”

“将军折煞小人了。”赵多欠了欠身,转入正题,“塞北大捷,使夏人震恐,更又扬我大雍国威于远夷,四海仰望。陛下有言,‘如此元功,自宜懋赏’,因此上颁下制书、手诏,特差仆代为慰劳勤勉。”

秦恭、刘瞻等人带头跪下,伏地道:“臣等受国厚恩,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身后将士也一齐跪倒。

赵多清清喉咙,便即朗声宣诏。

寻常将领,如柴庄、秦桐等皆有升赏,至于秦恭、刘瞻这般升无可升的,赏银赏物也颇为丰厚,一时间人人欢欣,受恩领赏,山呼万岁。

待赵多宣读完毕,刘瞻随众人一齐站起,接过手诏,皱眉问道:“武安折冲府校尉张皎,在此战中立有大功,不知为何不在封赏之列?”

“关于此人,陛下另有口谕。”赵多忽地收了笑,神色跟着一冷,方才那春风和煦之态一霎时消失无踪。他虽出身低贱,但侍候雍帝数十年,多年来掌管内宫之事,将脸一板时也有几番威重气派。

刘瞻瞧着,背上一寒,又见奚文光不动声色地站到了赵多身侧,一颗心更是冷冰冰地向下沉去几分。

“陛下有令——”赵多环顾一圈,高声说道,接下来的话便如一道霹雳,猛然在众人耳中隆隆炸响。

“现已查知,去年中秋刺杀大将军者便是此人,着立即革去一切官职,拿回京城付三司查办!”

--------------------

没想到有这么多朋友读过前作,简直受宠若惊!

嘿嘿嘿

第四十八章

夏人违盟,雍帝决意发大军征讨,其实朝中大臣,有许多人并不赞同。雍国虽大,但连年征战,兵连祸结,百姓才刚安枕而卧不几年,尚未得休养生息,各处百废待兴,全国上下,处处都是要填银子的窟窿,此时干戈又起,实非国家之福。

雍帝却另有打算。一是怕夜长梦多,担忧若是拖得久了,未必还能有此时这般战机。有人曾进言,不如静观其变,夏人眼下势大,可其兴也勃焉,其亡必也忽焉,日后再看,或许会有什么转机。雍帝却知,葛逻禄如日方生,便如羽翼渐丰的雏鹰一般,放任不理,未必能任其自溃,十有八九是要养虎遗患。

他凭着横扫天下之威,内御强臣,外服猛将,这才能力排众议,举国与之角力。拖得久了,一旦他在位之时,不能除此边患,待他百年之后,子孙后代未必能成如此之事。立国之初,便有如此心腹之疾,便如人先天不足,恐怕年寿未必久长。

其二乃是,雍帝深知,葛逻禄骄横跋扈,不宾王化,更又反复无常,叛盟无信,纵然他自己想要休养生息,不去招惹旁人,可长城外面,却未必能遂他的意。不把这头猛虎的獠牙拔掉,不把这只雄鹰的羽翼砍断,不在这匹野马的头顶套上笼头,他大雍便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始终不得安生。

上一篇:昨夜闲潭梦落花 下一篇:王妃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