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下凉州(132)

作者: 一只大蜗牛 阅读记录

刘瞻正倚靠在床头半坐着,合着两眼、呼吸绵长,显然已睡着了,却好像睡得很不舒服似的,脸色发白,垂在身侧的手指时不时轻颤一下。张皎试着抬起手,发觉手臂上已比昨天多了几分力气,心中松了口气,拿夹紧了竹板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刘瞻。

刘瞻霍地惊醒,下一刻忙向床上看去,上下打量了张皎一番,眼中半分混沌也没有,看来睡得甚浅。他先看向张皎身上伤口,确认无恙后才向上看去,这才发现他已醒了,正瞧着自己,不禁放缓了面色,微笑道:“醒啦,昨天睡得好么?”

张皎点点头,“殿下怎么睡在这里?”

刘瞻偏头轻咳两声,摆了摆手,“我昨天来看了看你,结果不小心靠在这里睡着了。”他一面咳着,一面起身,摸了摸案上的茶壶早已凉了,便吩咐人送上热水,在里面兑了些蜂蜜,自己拿着杯子回到床头。

他扶着张皎的头,想将他垫高一些,可张皎却道:“殿下,我想坐起来。”

刘瞻闻言,下意识便摇头,“现在哪能坐着?放心,我慢一点喂,不会呛到的。”

他说罢,作势正要喂水,不料张皎又道:“可以的。”

刘瞻见他甚是坚持,只得把杯子放在一旁,两手伸到他背后,托着他的肩膀,扶他缓缓坐起身来,担忧地问:“当真可以么?”

张皎在他的搀扶下慢慢坐起时,身上当真痛得愈发厉害,可坐好之后又过了一阵,疼痛便渐渐和缓,和先前躺着时一样。他对刘瞻点点头,随后想试着自己拿水,刘瞻吓了一跳,忙轻轻按住他手,“做什么?你手上有夹板,不要乱动,小心骨头长歪了。”

张皎从前在影卫阁时也受过断骨之刑,接好骨头第二天便也需照常训练,只是有些动作可以不做而已,让旁人照料更是几乎从未有过之事。他指骨虽然不能弯曲,可是只要坐起,两只手夹住杯子便能喝水,不需劳烦旁人,见刘瞻这么小心,不禁暗暗奇怪。

刘瞻喂着他喝了水,又摸摸他额头,喜道:“似乎退烧了。”

张皎闻言,在心中暗暗寻思:其实晨起时烧热总会暂退,但等到了晚上往往还会再烧起来,只要人受外伤较重时,都要这样反复几日。可他瞧着刘瞻面露喜悦之色,似乎为此很是松了一口气似的,便闭口不言。

刘瞻按住嘴,又咳了两声,正想再说些什么,忽然有人通报,说东宫差人送来些物品,问要不要拿进屋来。刘瞻微微皱眉,站起了身,从家丁手中接过一看,却原来是两株郁李花枝,不禁一愣。家丁弯了弯腰又道:“还有些药材,放在院子里了。”

刘瞻点点头,拿着花枝发了阵呆,随后放在桌上,坐回床边。家丁见他没有挥退自己,不敢离去,仍在门口候着。

刘瞻问张皎:“阿皎,你可知太子是何意?”

张皎摇头。

“此花一名棠棣——呵!棠棣……”刘瞻微微一笑,“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他说着,闭上两眼,脸上的笑意渐渐收了,轻轻叹道:“莫如兄弟,莫如兄弟……”再三叹息过后,睁开眼来,又挂上了微笑,“人说此花开花时,上承下覆,繁缛可观,亲爱之意,莫过于此。阿皎,你以为如何?”

张皎丝毫不懂,被他问及,不免有几分赧然,心想既然刘瞻如此说,那便是罢,于是点了点头。

刘瞻忽然问:“你不恨么?”

张皎一怔,“恨什么?”

刘瞻仔细盯着他的脸,好像要从他脸上看出什么来似的,半晌后叹了口气,吩咐道:“取纸笔来。”

家丁应下,片刻后忙铺开了纸,研好了磨,“殿下。”

刘瞻提笔,顿了一顿,又转头看了看张皎,几次提笔复又放下,沉吟良久,随后敲定主意,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张皎从旁看着,只见他眉头微微锁着,似乎正想着什么心事,又瞧见他从袖口中露出的腕子细细的,和他的面孔一样,不知从哪天开始都已褪去了血色。是因为担心自己么?

过了一阵,刘瞻写就,拿起纸随手晃了一晃,吹干墨迹,递给张皎,“阿皎,读读上面写着什么。”

他将纸举在张皎眼前,并不让他接过。张皎瞧见纸上写的是一首小诗,闻言便低声读道:“桃李同一萼,棠棣荣其华。衔书寄青鸟,看取合株花……”

他心中迷糊,不知这诗是本来就有,还是刘瞻所写,不知这四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也不知刘瞻要自己读出是何用意,读完之后,便抬头瞧向了他。

刘瞻对他微微一笑,随后却转头向家仆吩咐道:“去折些紫荆,并这页纸,一齐送去东宫,以为回礼。”

上一篇:昨夜闲潭梦落花 下一篇:王妃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