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下凉州(137)

作者: 一只大蜗牛 阅读记录

刘瞻吃饭时,张皎从旁瞧着,时常觉着他吃得太少,犹豫几次之后,有一天中午终于对他道:“殿下多吃点吧。”刘瞻一怔后应下,当真多吃了些,可下午替他换药时不知怎么,忽地把中午饭全吐了出来。从那之后,张皎便不敢再劝,反而总是自己努力多吃一些。

他想起了水生先前说过的话,隐约明白过来,只有自己快点恢复,刘瞻的病才能也跟着一起好起来。

这些天里,刘瞻只要在府上,便几乎总和他待在一块。他见刘瞻说话时,手总是有意无意地在胸口抚上一下,心中暗暗在意,每次问刘瞻,刘瞻总推说是胸闷,从不承认先前在金城时落下了病根。

但张皎粗通医理,闻言虽不再多问,却并不相信。明日便要启程,他终于再忍不住,不顾刘瞻就在一旁,仍是叫住了太医,向他询问刘瞻的身体。

几个来封窗的下人拿着工具轻手轻脚地进门来,太医半侧着身子,看看张皎,又瞧了刘瞻一眼,一时有几分犹豫。就在他犹豫的当口,刘瞻叹了口气,坐在床边道:“阿皎,你手疼得不厉害了么?都操心起我来了。”

“嗯,”张皎正色道:“我不放心殿下的身体。”

刘瞻很少见他这般,不禁怔了一怔,待反应过来之后,心中忽地发热,将手轻轻放在他被布条裹得严实的手背上,“你伤得这么重,我怎么敢病?你把心放回肚子里便是。”

他怕弄痛了张皎,手上不敢着什么力气,几乎只是虚虚搭在上面。正说话间,下人送来了烧好的手炉和毡布,刘瞻便收回了手,把手炉放在张皎肚子上面,然后拉着他两手贴在手炉两侧,在外面拿毡布将他双手并中间这只手炉围在一起,裹得密不透风。

张皎脸上一热,知道屋中此时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许多旁人,不禁低声道:“殿下……”不料刘瞻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在包好的毡布上轻拍了两下,对他微微一笑。

太医听刘瞻话中之意,似乎不想让旁人担忧,于是识趣地想要离开。不料张皎见他要走,竟是又叫住他,坚持道:“赵医官,请你如实告诉我吧。”

太医见刘瞻并不出言反对,便将他的脉案大致讲了讲。他本来说得十分粗略,可随后听张皎问了几句,不由得一愣,这才发觉这个自己医治了这么久的病人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其实却是半个内行,不禁对他多说了些。

刘瞻听着,面色不甚自然,有心想打断太医的话,将他挥退,却又怕显得太过独断专行,忍了一忍,还是没有出声。

张皎听罢,皱着眉点了点头,向太医道谢,瞧向刘瞻的眼里带上了几分担忧之色。等太医走后、封窗的下人也退了出去,张皎还未说什么,刘瞻已当先道:“阿皎,你别这样瞧我。”

他说着,忽地将脸一板,“不然我会想要亲你的。”

不料张皎闻言,只摇一摇头,像是没听见一般,皱眉道:“殿下迟些再动身去凉州吧。”

他从太医处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刘瞻的咳喘之疾每年秋冬时节都要复发,想起去年时他咳得直不起腰来的模样,不禁暗暗摇头。此去凉州,一路甚是颠簸,车架又行得不快,少说也要走上二十多天。这几天刘瞻已时不时地咳起来了,加上心疾极易劳复,张皎思索再三,觉着大是不妥。

刘瞻微微一笑,“每年都要犯的病,有什么稀奇?况且父皇已催了几次了,既已定下明日动身,也禀告过父皇、知会过了朝廷,也不好再改,还是明早启程吧。”

这时窗户已被封死,门也掩得紧了,秋雨被远远隔在外面,变得好像是呢喃细语一般,有时隐隐约约地传来,有时半点也听不见。

“嗯。”张皎瞧着刘瞻,低声应下,忽然垂下眼去,不再看他。

“怎么了?”刘瞻问道。

张皎心中难受,担忧他的身体,却不知如何说出。他知道刘瞻这一阵憔悴了许多,其中大半是为了自己,但自己现在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即便心中很想对他好,却什么都做不了,想了很久才道:“殿下不舒服时要和我讲,我……”

他顿了一顿,随后又想了很久,仍是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只好道:“我陪着殿下。”

刘瞻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随后站起身来,弯腰想要亲他,又怕碰伤他的手,犹豫片刻后又直身站起,在床边走了两步,一时也成了只闷嘴葫芦,好半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顿住脚步,低头看着张皎,一张不算薄的脸皮这会儿却也发起热来,匆匆应了一声,随后忽然问:“阿皎,你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上一篇:昨夜闲潭梦落花 下一篇:王妃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