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路遥远盼君归(29)

作者: 走东顾西 阅读记录

毒蛇?想到那两眼发着绿光,吐着红红的舌头,又长又软绵滑溜的东西往你身上缓缓缠绕的画面,路遥远便忍不住一身恶寒,头皮发麻。

她抖了抖身子,摆手道:“我阿爷说过,这些国家大事,氏族兴衰可是有其长久以来历史渊由,不会因一两件事的出现,一两个人的存在便能确定其运道,周侍郎一人怕是也是决定不了卢家的命运,卢家出事多半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们做下人的,操不来那个心,也管不来那个事,两位姑姑也别总惦着那些落难的老主子,过好自己才是正事。”

两个婆子虽似懂非懂,可也知道这里面是蕴着什么大道理。

总听她提起阿爷,婆子有些好奇地问道:“听着阿遥姑娘谈吐不凡,你的父亲是……”

路遥远扬了扬头,甚是骄傲地道:“我阿爷是教书先生……他可是这天底下最好的人!”

“……”

时府的家宴来得人不算少,除了朝堂和军中的同僚好友,还有好几位昔日同窗,都是年纪相仿,原本彼此都还算是熟悉,可堂上坐着那两位身份尊贵的王爷,加上特意过来做陪的时大元帅,大家便有些放不开,拘谨得很。

好在酒过几巡之后,洛泽郡王先行告退,同王殿下也匆匆跟了去,时大元帅也因有公务要处理离开,宴会厅这才开始热闹起来,把酒言欢,行令呤诗玩得好不尽兴,一直闹腾到深夜。

在这一堆身着锦袍,光鲜亮丽的人群当中,夹杂着一位青色布衣,看上去很是寒酸的男子,坐在一个角落里无人理会,他在那左顾右看,自斟自饮,倒也安然自得。

有人指了指他,好奇地小声问道:“咦,那人不是那个明学书院学督顾九日吗?如此寒酸之人,怎么也能成为时将军的座上宾呢?”

旁边的人阴不阴阳不阳地道:“他呀……当年在书院入读的那年是与时将军的同届,与时将军可说是同窗好友,两人交情可说是深情得很!”

“哦。”那人点头应了声,又碰了碰他,“哎……那这么说的话,那顾学督与您周大人不也是同窗吗?我记得您与时将军也是同届啊。”

周子轩一脸不屑地嗤笑道:“不过是个出身低贱,妄想攀附权贵之人罢了,提他作甚!”

有人附和着笑道:“周大人说得是,一个寒门出身的穷学督,提他作甚……”

几人哈哈一笑,举杯相对,周子轩抬手将杯中酒一口喝光,他瞟了眼角落里的青色男子,露出轻蔑的笑意。当年在明学书院,每逢考试,那明学魁首不是他拿,便是时子涔拿,可谓是风光得很。

可也不知何故,还末参加科考,那顾九日便突然从书院退学,说是要去游历四方,增广见闻。几年过后,他却成了个落魄文人回到永安,当年的老师可怜他,便举荐他做了个书院学督,起码混了口饭吃。想起当年,这个顾九日身为明学魁首还看不上他们周府的拉拢,不过几年过后,他却成了一个废人,还真是可笑!

第17章 更为迫切的刺杀

空阔的神武大街上,缓缓行驰的马车里。酒意上涌的同王亲热地搭着洛泽郡王李常泽的肩膀。刚出国师府,他便追了出来,非要与他同乘一辆马车,虽然他一直恭恭敬敬地称他王兄,平时也往海棠院里跑得甚是殷勤,可李常泽心里知道他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同王满脸潮红,委屈地道:“王兄,你知道吗?那些朝中大臣,都以为本王是为了贪恋皇权,才去与自己二弟争那储君之位。”

李常泽抬眉看了下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微微蹙了蹙眉,抬手拨开,淡淡地道:“庸人之言而已,同王殿下何必放在心上。”

同王一挥手,摇摇晃晃地道:“王兄说得不错……都是些庸人之言!”

“王兄,你知道吗?但凡二弟智力平常点,本王都不会与他去争,本王都会全力以赴去辅佐他,但是二弟他……世人皆知,太后和王氏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是真让他们将二弟扶上这皇位,完全把控了朝堂,那这云国易主,皇氏易姓岂不指日可待!”

他一拳击打在座上,满是愤慨,“云国这江山可是先皇和皇叔他们征战一生,用性命换来的,用无数追随我们李氏的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本王身为李氏后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将这江山拱手相让啊!”

他抬头看着李常泽,真诚无比地道:“王兄啊,你我二人是李氏皇氏仅剩的后人,保全李氏江山,保全这云国百姓,兼是你我不可推卸的责任啊!你何不率领铁骑营与本王联手,只要能保住李氏江山,祖宗基业,功成之后,王兄为主,弟为臣,你我一起将这云国发展壮大,完成皇祖父遗愿!”

上一篇:东宫娇妾 下一篇:夺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