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真不想当反贼[基建](666)+番外

作者: 青鸟临星 阅读记录

大家没别的事情做了吗?天天盯着交州,这破地方平时都没什么存在感的。

不过,逻盛说的的确有道理,嗯,他说的都是实情,当然是十分有道理的。

三省那边也曾经提了个话头,只是宫里压根灭有要查的意思,他们就明白怎么做了。

按照正常逻辑而言,到了这个时候,这件事情基本上也就过去了。

结果万万没想到,骆时行跟程敬微居然被刘延祐给插了一刀。

刘延祐本意是想要替他们向朝廷请功,但是无意之中却写到程敬微所率领军队大约有六千人左右。

这就远远超过了一个县应有的数量,朝中立刻有人要求彻查北带县的情况。

骆时行:淦,当初就该让刘延祐死在州城!

第304章

这大概是骆时行第一次救人结果反而让被救的那个坑了一把。

朝廷问责的诏令已经下来,大概因为他们也算是有功,最主要的是武曌在这件事情上终于是发话了。

太后知道之后只说了一句话:“让北带县令写奏疏陈情。”

什么巡察使彻查之类的提都没提,下面的人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朝中虽然有人鼓动,但总体而言,骆时行还没到能够在朝中树敌的地步。

大家只是疑惑那六千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尤其是他跟程敬微原本只是两个流放犯,短短几年之内平步青云,一个成了县令一个成了县尉,而且还把那地方收拾的服服帖帖,怎么想怎么不对。

很多人都怀疑其中可能有别的猫腻。

骆时行在跟程敬微重逢没多久就收到了诏令,一瞬间好心情被磨灭了大半,只能骂骂咧咧的告知大家开会,看看这份奏疏该怎么写。

入座之后,程敬微开口说道:“无论是逻盛还是刘延祐他们只是提到了我们手下人数众多,并没有提到其他,所以此事倒也不难辩驳,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逻盛是不是还有什么后手。”

骆时行问道:“比起逻盛,刘延祐才更是心腹大患,他比逻盛知道的多多了。”

程敬微略带一丝得意笑道:“他还真未必有逻盛知道的多,至少我闯进蒙舍诏的王宫是真的,而在州城的时候,我一直让士兵驻扎在城外,手弩和工兵铲也都藏了起来,手中拿着的就是刀和弓箭,所以倒是不必担心刘延祐,只不过他这封所谓请功的奏疏上的实在是时机太巧,巧得让人忍不住怀疑。”

骆时行沉默了半晌才说道:“他或许是真的不知道,我得知这个消息还是总理家人暗中送来的,之前朝廷根本没有任何表示,所以……”

刘延祐可能真的是好心办坏事,但这个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真的是一不注意,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要凉。

骆时行说道:“不能这么被动,辩解是要辩解的,但是也不能轻易放过逻盛。”

李游道等人吓了一跳:“怎么不放过法?”

这孩子不会还想派人去把逻盛给抓回来吧?如果真那么干那基本就是坐实了对方的说法啊。

骆时行一挽袖子:“看我的!”

反正自从上次的奏疏之后,骆时行感觉自己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让他写正经的陈情他可能写不出来,但是让他吵架他可就精神了。

所以陈情部分直接让魏思温去写,解释一下,他们其实没有那么多士兵,只是岭南之地民风彪悍,全民皆兵,所以他是动员了当地百姓过去营救州城的,那些都是普通百姓而已。

至于士兵们穿的都是一样的制服这件事情,反正刘延祐不会在奏疏上写明白,而逻盛大概率也没注意到这件事情,或者因为这都是细枝末节,这年头也没有什么制服的说法,大概率不会在这上面做文章。

反正这些就交给魏思温,他相信魏思温能搞定,至于他自己要去坑逻盛了。

于是朝廷一口气收到了两份奏疏,一份奏疏是辩解他手下没有那么多士兵,只是动员了百姓而已,另外一份则是提醒朝廷要警惕蒙舍诏在大唐派遣细作。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若是交州刺史有意隐瞒的话,就算是朝廷都未必清楚交州的情况,为什么蒙舍诏会知道的那么清楚。

蒙舍诏甚至对北带县官员的动向都了解的如此清楚,连他们派遣的人数都知道。

更何况他的消息还很及时,这边安抚使刚刚探查完交州的情况,逻盛的国书就已经递到了洛阳,说不定对方早就准备好了这一点。

而且之前盛逻皮被抓也是岭南百姓立功,所以他觉得岭南这边民风彪悍,给蒙舍诏带来了压力,他们不希望岭南的实力增长,所以想要趁机打压。

骆时行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如今火烧到自己身上,他居然也不怕把事情闹大,直接质问逻盛是不是已经计算好了入侵大唐的路线,是不是北带县积弱或者是整个交州都实力不强的话,更符合他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