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娘子且留步(924)

颜雪怀又问起平城的新鲜事,她现在就对这些事情感兴趣。

童珊珊说了些她听说的事,无非是大户人家后宅的那些事,忽然,她拍拍脑袋,笑着说道:“你看我这记性,有件事,应该告诉你。”

“什么事啊?”颜雪怀来了兴趣。

“颜家有一房回到平城了,我娘还让我千万不要把这事告诉国公夫人,我寻思着不告诉国公夫人,但是可以告诉王妃你啊。”童珊珊说道。

“颜家的?”颜雪怀略一思忖,颜昭山那一房除了留在清水县的颜景光,便是被卖掉的颜景文,其他人全都死了,没错,颜昭山死在了去服劳役的路上,颜昭石那一房不用提了,那就只有三房颜昭林了。

颜雪怀想起,那一年她从平城回京城时,在码头上看到过颜雪平和曾氏。

她问道:“三房的?全家都搬回去了?”

“对对,就是三房”,童珊珊肯定地说,“他们以前在平城时,没有固定居所,户籍便落在板子大场,现在平城没有那么多的流民,板子大场早就拆了,他们回去就只能到衙门重新登记,他家在平城也算是名人了,于是这事就被报到了我爹那里。”

颜雪怀暗忖,寻常百姓在衙门里做登记,怎会传到堂堂知府耳中,肯定是因为她和李绮娘的原因吧。

颜雪怀没有猜错,现任知县是后来上任的,他上任之后便把平城的事情打听了一遍,李食记在平城有两家铺子,李食记的东家是定国公夫人,再打听得详细一些,便把当年颜昭石与李绮娘和离的事情也打听出来了。

知县不知道颜昭林,但是谁让他和颜昭石只差一个字呢,而颜昭林一家的户籍确实是在平城,知县不能把他们赶出平城,担心会因此得罪定国公,便把这件事传到了童知府耳中。

“他们在平城何以为生?”颜雪怀记得上次在码头上看到颜雪平好像是在卖吃食。

“他们家的脸皮也真够厚的,居然学李食记卖盖浇饭,不过,李食记有铺子,他们家却是推着小车在街上叫卖,照猫画虎而已。”童珊珊一脸不屑,她是官家小姐,自是看不上沿街叫卖的小贩。

颜雪怀却不会这样认为,当年若不是李食记的生意不错,她说不定也会推着小车去叫卖。

只要是干干净净赚来的辛苦钱,就不丢脸。

“盖浇饭而已,这个没有难度,再说,也不是我们家发明的,他们想卖就卖吧,只卖盖浇饭,卖包子和烧饼吗?”颜雪怀笑着问道。

“你放心,李食记的包子味道,是平城里独一份,想学也学不出来,若不是我想着京城也有李食记,为了那包子,我说不定舍不得来京城呢,还有你家的桂花烧饼,又酥又脆,也是一绝。”

童珊珊咽咽口水,她来京城以后就打发人去过李食记,可惜只有包子,没有桂花烧饼,问过国公夫人才知道,想买桂花烧饼,要到千味居,回头她就让人去千味居买烧饼。

“那他们只卖盖浇饭?”颜雪怀问道。

“那倒不是,他们还卖大馒头,对了,他们家出来做生意的是一男一女,应是他家的儿子和女儿,那个姑娘很泼辣,在街上和人吵架,还惊动了保安局。”童珊珊说道。

看来那是颜雪平和颜景隆了,颜雪怀已经想不起来颜景隆的模样了,只记得最后一次看到他,是把他一脚踢出去。

柴晏回来后,颜雪怀和他说起太皇太后生病的事,柴晏说道:“杜氏已经病了一年,刚开始是装的,装着装着就变成真的了,你放心,父皇是不会让她入皇陵的,所以小鼓抓周时,你只管穿上大红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

颜雪怀松了口气,看来皇帝是不会让杜氏以太皇太后之尊下葬了,否则是要百日缟素,二十七月素服,她当然不能穿大红衣裳给小鼓办周岁礼。

于是,颜雪怀就把太皇太后的事抛去了九霄云外,又过几日,陆锦行和邬二公子返回了京城。

随行的还有彭知府,彭知府一到京城,便进了大理寺,至今没有出来。

陆四姑娘来找颜雪怀,和她说了彭家的事。

原来彭知府的家卷也跟着来了京城,却并非随彭知府一同押解进京,彭知府罪不及家人,所以封存财物,没有抄没,也没有将家卷一起关押。

“王妃,你定然猜不到彭家女卷为何来进京。”陆四姑娘小鼻孔张开,气鼓鼓的模样很可爱。

颜雪怀对彭家的女卷没有好印象,想起上次去见她的事,便问道:“该不会是想来托人为彭知府求情的吧。”

陆四姑娘一声冷笑,只是这声冷笑和她的形像不相符,听着有些滑稽。

“她们若是来京城托关系求情的,我才懒得理,王妃你一定想不到,她们在江宁算计我二哥,没有成功,居然一路跟到京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