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封神同人)传闻中的三太子(379)+番外

作者: 傀儡乖乖 阅读记录

“稍等。”一抹素白从我眼前飘过,折进洞府,抱出来一块牌位,小心擦拭净了灰尘:“孤零零待这里许久,带他一道去罢。”

清墨所说的曲艺馆子唤做如意馆,一楼三教九流的人物具有,较为嘈杂,二楼则安静许多,有乐声响动,是一附庸风雅之地。虽未坐满,但客人也不算少,多做斯文布衣打扮,应是凡世间的读书人罢。

正中心有一圆台,台上有一方桌,台下坐着一位姑娘抚动琵琶。

点了酒水之后,过了约莫半刻钟左右,自西北角的一道小门后方,走出一位身着素色布衣的青年文人,那人径直走到中心,踏上圆台。

那文人摩挲着惊堂木,闭目凝神约有半柱香左右,倏地睁开眼睛,定定地将那惊堂木拍在桌上,原本便不嘈杂的二楼更静了些。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今日不说历史变迁,单说一出殷商时期的顽太子脑海,有道天王持塔镇爱子!”

这说书人话音一落,琴女的琵琶声顿时急促许多,堂中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

“话说殷商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爱妻殷氏怀有一子,足有三年零六个月才落地......”

三位当事人,此时在场两位,这故事有听的必要么......

我耐着性子听那说书人胡扯,本以为会有点什么新意,但是越说越离谱了......我已经从最初传言的七岁闹海打翻水晶宫,变成了三岁,敖丙在他们口中也从护佑风调雨顺的龙三太子成了鬼见愁......

说到剔骨还父、销肉还母这一段时,将我此举塑造为不愿连累李靖与殷夫人,我多少是有些不大乐意,但凡人嘴杂,我也不好多说甚么,便耐着性子接着听他大力夸奖李靖为了陈塘关百姓,忍痛大义灭亲,而我复活以后追杀他的行为是何等的大不孝之举,后来受玲珑塔制约孝敬双亲才有机缘成神成佛。

到此处,说书人惊堂木猛拍桌,话口一转,对准了满堂客,高声道:“堂上双亲不孝敬,昧心拜神为何来?”

虽然讲这一出是为传播孝道......

但人言可畏!

再这么传下去,我以后在信徒面前展露真身时,大抵是要变作个奶娃娃了?

为了确保自己往后的形象,我在鼓掌之后,质疑道:“古人云:未见全面,不宜置评!先生传扬孝道原是个正理儿,只是哪吒闹海一事,古来版本纷杂,先生又如何确保自己所说版本正确?”

“这位君子说得好,殷商之事,今人难以得知真相如何,多是从祖辈口中听闻,可信度存疑,需得人们自行辨认。”那说书人又道:

“两位太子形象在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之中,变化万千,其中颠覆多少,作为后人,在下无从得知,可在下却深知何为无风不起浪,空穴怎来风。似这等传言必有源头,奈何无法寻根溯源,也只得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加以编纂,以此传播善念。若当真可使人醒觉,更不枉费两位传闻中的三太子历那一番劫难苦。”

此般言论,倒教我不好辩驳。

我顺手摸出一颗夜明珠,起身放在那方桌上当做打赏,口中则说:“先生所言,不无道理。”抬眼将他瞧过一眼,非是个贫困终生的命途,而是个晚来贵,“我观先生面相,必有发达之日,惟愿先生到那一日,不忘今日初心。”

“借君子吉言,若有那日,娄师德必不敢忘。”

出了这如意馆的大门,天色还早,摊贩们叫卖声不绝于耳,敖丙站在一个卖山水画的摊子前,观望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拉着我停在一个售卖各色山花的摊子前,仔细挑拣起来。

忽有十四五岁的少年捧着一副画儿来,向路上行人问道:“请问你见过这画上的牛么?”

行人端详一眼,摇头道:“没见过......”

少年转头又问向另一摆卖山水画的摊主:“请问你见过这画上的牛么?”

摊主仔细端详一眼,摇头道:“从未见过......”

“君子,请问你见过这画上的牛么?”那少年忽然扯扯我的衣袖,将他那已不知问过多少人的问题,抛到我这里来。

我垂眸瞧了一眼,那画儿上牛生独角,角上白纹贯穿两头,于是我说:“这牛啊,唤做通天犀,逢乱世出,自海中生,现下盛世安平,断不会有。”

少年人闻言,原本因听着我说见过通天犀时而欢喜的神情,在‘断不会有’这四字后,变得颓丧起来。

敖丙瞧了瞧,与那少年说道:“眼下海晏河清,天地清气上升,说不准能寻到独角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