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126)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这次任务她特意找老司机确认过,一车化肥,不是堆得满满的一车。这时候的化肥不像煤块那样,运输的时候直接堆在车斗。反而是用耐磨的尼龙布制作成布袋,把化肥封装到里面。

化肥作为一种化学合成工业品,能够肥田,增加农作物产量。在这个粮食重要的年代,是一种非常金贵的东西。另外,因为化肥生产的工艺技术限制,化肥的产量一直提不上去。所以,每年全国各个城市分配化肥的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南花市今年给底下公社定好的化肥指标,是一个公社分配2万公斤肥料。乍一听,这2万公斤的量非常大。不过,安华自己算了一下每个公社底下所属的生产大队数量。每个生产大队所占有的农田面积。这样粗略做了一个数学题,就知道平均每亩农田分到的化肥量是多么得少。

这些也是安华自己瞎琢磨的。她一个城里人,不种地,也不会种地。现在当了个货车司机,见得多了,很多东西就会自己分析。

当然,她的着重点还是在运输的环节上。

按照她了解到的资料,现在的化肥厂包装的化肥,一袋净重40公斤。按照今天的任务,他们一共需要安排四台车,要装2万公斤的化肥。算下来,每台车只需要装5吨的化肥,也就是一车只需要装125袋化肥就可以了。

这些化肥送到红山公社后,将由公社按照实际情况,分配给底下的生产大队。

而安华这次是带着孙凯、凌海洋、苏明康三个人一起,接了这个任务。

所以,这时候道路上不止安华一台车。她的车后边,跟着三台同样的大货车。四台车轰隆隆地朝化肥厂驶去。

化肥厂作为一家化学制品工厂,同样位于南花市的郊区。跟煤场离得不远。不过,幸好不是同一条路。不然的话,安华怕今天跟着一起的小伙伴克服不了那个世纪大陡坡。

等车子按照规划好的路线,顺利驶入化肥厂前的路段时,安华从大老远就可以看到化肥厂那大大的厂门。厂门的两边挂着充满特色的标语。除了大门外,还可以隐约看到厂区的建筑,以及好几个冒着白烟的大烟囱。

货车驶进厂区,按照指示到达仓库后。安华发现,已经有几台货车正在卸货台那边装车了。看样子,应该是第二运输公司的人。这里离二公司比较近,他们来得比较快很正常。

这次的运输化肥任务是全市一起开展的。整个南花市就两家运输公司。位于一南一北。平时其他单位都是按照就近原则来下达运输委托的。遇上这样的大型任务,同样如此。这次的化肥任务,有关部门要求他们两家运输公司必须安排运力,在一周内把所有肥料送到底下的所有公社。确保不会耽误将要到来的春耕。

估计是因为大型任务的缘故,安华进来后,并没有从化肥厂这里看到如同汽水厂那样轻快的氛围。在卸货台工作的工人都沉默着搬运一袋袋化肥,整齐堆在货车的车斗。而那几个看着上货的二公司司机,也没有过来跟他们打招呼。

大家只是相隔十几米,互相挥手示意。

空气中夹杂着化肥厂特有的刺鼻味道。

安华从车里跳下来后,把戴着的白手套脱下。捂着鼻子,打了个大喷嚏。实在是不适应这里的空气,她干脆利落地从口袋掏出一个面纱口罩带了起来。

后面跟着下车的孙凯三人,也走了过来。

“安华,我们先过去找仓库的负责人交单?”

安华又打了个喷嚏,终于适应了这里的怪味。

“走吧!大家一起去。”

仓库的负责人正在仓库里面点着货。不过,因为这化肥比较重要,他们并没有直接进入仓库。而是站在仓库的大门,避开搬货的人群,朝门口一个工人说了几句话。

接着,这工人就走进仓库里面。安华站在门口瞄了眼那些搬出来的化肥,袋子上写着大大的尿素两个字。

“这里可真大啊!”

作为纺织厂车间主任儿子的凌海洋,自问自己见过的纺织厂仓库,也没有眼前的仓库那么大。仓库真是又高又宽,化肥堆得高高的。不过,嗯,味道也挺浓烈就是了。

苏明康的注意力则是诡异地往那些个尿素袋子上飘。

尿素袋子是用尼龙布制成的。在有些布料比较紧缺的公社,很多人会把这个尿素袋子清洗干净。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这尼龙布耐磨厚实。这样用尿素袋子做出来的衣服非常挺阔笔直还耐穿。就是,嗯,这尿素袋子本身特有的味道无法去除。

安华一看苏明康的样子,就知道这家伙想到哪里去了。她对尿素袋子印象也很深刻。刚穿越过来那会儿,老安家可不就是用了这尿素袋子装了一袋白薯送到她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