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356)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游科长显然也知道这些证据没什么用,所以之前一直没拿出来。不过,他很光棍地说道:“最近这几个月,正是抓干部作风的时候。所以,这个事情无论真假,我们都必须调查清楚。现在,我就继续刚刚的提问。安华同志,举报信上面说你给梁爱云同志的儿子崔景平,在工作上大开方便之门。这个指控,你承认吗?”

安华摇摇头,直接拿起电话,给派单大厅那边的小六哥打了个电话。没过十分钟,最近两个月的派单记录单子就送了过来。

“游科长,这里面的单子,就包含了崔景平接任务的记录。你可以看看,横向对比一下跟他同期进来的新人。”

说到这里,安华故意停顿了一下,接着恶劣地笑道:“可以跟那位举报人孙梨花同志的记录对比一下。”

游科长没有看记录本子,而是直接递给自己的下属。从安华的口风里面,他大概已经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现在,只需要确认一些细节,就可以结案了。

倒是梁厂长,见这事儿居然真的把自己儿子崔景平给牵扯进来。脸皮抖了抖,接着,也不管安华准备跟游科长说的话。而是转身,从随身带着的挎包抽了张报纸,就直接丢到游科长面前。

“举报人说我跟安华同志有利益输送关系。说实在话,十分荒谬。如果硬要说我们之间有利益输送关系,那也是安华同志给我们被服厂输送了利益!”

说着,梁厂长伸出手指点了点报纸上面的大标题。

安华见状,好奇看过去。

这是一份南花市日报,看报纸的刊头,应该是一份样刊。

报纸头版头条居然是一张很具有时代特色的照片。照片是南花市标志性的市民广场。广场里面很多年轻人在散步。而这些散步的年轻人,三三两两,基本上十个人里面就有七八个穿着喇叭裤。

而在这张照片的上方,用特大的字体写着几个字:《新年新风向——记录南花市人民的风貌》。而报道的内容,安华随意扫了两眼。大概的意思是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年轻人的服饰也随着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文章的结尾,点了点这喇叭裤的出处。正是南花市被服厂生产的喇叭裤。

而这条喇叭裤,一开始是安华提议的。

安华想到这段时间以来,在外头出车见到的那些喇叭裤人群,不禁失笑。年轻人总是喜欢时髦的东西。这裤子能受到欢迎,安华是早就知道的。

游科长没想到就过来调查一个货车司机的举报案子,倒是连最近开始流行的新式喇叭裤给牵扯上了。他听完梁厂长的话后,嘴角抽抽地看向安华,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惊叹:“安华同志,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

安华被这话问得愣了一下,接着摇头失笑:“我只不过是提个建议而已,具体办事情的又不是我。功劳哪里能算到我身上?就像梁同志说的那样,我也只是给被服厂提了些建议而已。如果提个建议,也要算利益输送的话,那我还真无法辩驳了。”

事情说到这个份上,大体已经算是结案了。游科长合上了记录本,对着在场众人点点头,说道:“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已经清楚了。这封举报信上的内容确实是失实。我这边回去后会提交报告,把举报案子给结了。非常感谢各位同志今天的配合。”

说着,一副准备打道回府的阵仗。

而安华,可不是个能原谅背后插刀行为的人。她立刻问道:“游科长,你们劳师动众,为了这么一封举报信跑到我们单位来,就这样走了,怕是有点浪费人力吧!”

说着,安华忽然笑了起来,笑容中带着些微恶劣的成分:“这举报人无辜诬蔑我这个好同志,是不是也应该接受组织的调查?”

游科长听到这话有点傻眼了:“安华同志,关于举报人的处理问题,我们将会另行安排。”

得了这么一句话后,安华笑得意味深长:“那就麻烦游科长你们加紧工作进度了。不然,这样喜欢乱举报的人,谁知道下次又想诬蔑哪位好同志。不过啊!我相信,我们单位应该也会给予举报人一次深刻的处理的。”

说到这里,孙海这个运输公司负责人终于开口:“游科长,你们工作有自己的程序。我们单位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所以,后面我们会开始处理这个事情的举报人。”

锵锵有力的话,让游科长跟他带来的干部都面面相觑起来。他们还真第一次遇上这么刚的单位。哪个被调查的人不着急的?即使自己清白也会跳脚。而这安华同志,倒是一直咬着要处理举报人。

纪宏山也跟着孙海的话,开口说道:“我们运输公司不同于其他单位,对司机的要求十分严格。那种破坏司机内部团结的职工,我们可是不敢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