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391)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几人吃吃喝喝,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的时候。

苏明康喝着汽水,看着孙凯跟凌海洋那兴奋劲。小声问道:“安华,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苏明康考上了京城大学,以后的前程基本上就不用发愁了。所以,他开始担心起安华来。要他说,安华这么聪明能干,考个大学,那是十分容易的。

安华明白苏明康的意思。全日制的大学,她是没时间上了。最近纪明城帮她联系着一个夜校。只要读完后,一样有文凭。这时候的夜校含金量,一点儿也不比正规的大学少。反而读了夜校的话,不会影响安华的工作。

安华把自己准备上夜校的事情说了出来。当然,她的意思是,让孙凯跟凌海洋一起上。这个夜校的准入门槛,没有高考那么高。

两人一副纠结的模样。不过,安华这次不准备让两个好友就这样懒散下去。

“你们学多点知识,无论是以后自己出来社会闯荡,还是帮我,都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这话说得很小声,两人在笑嘻嘻,也不知道听没听到。

倒是苏明康,从安华这句话中,窥探了某些让人惊讶的信息。

这时候的人,都相信可以一辈子呆在单位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单位还包养老。而安华话中出社会三个字,已经隐含了某些重要的信息。

所以,当时代的洪流席卷而来的时候。苏明康看着笑傲在洪流上方的安华时,终于明白了她的一片苦心。

安华知道对方的敏锐,笑得意味深长:“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

时代的洪流已经悄然而至。

78年,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年份。

春节后,安华就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运输公司单量的增加。负责接单的全哥已经不止一次跟安华说,队里的车辆司机太少了。所以,很多委托单都被他拒绝了。

这时候车队不讲究绩效,接单的全哥也会按照跟委托单位的交情来接。安华明白对方的意思,要是有些委托单子一直往外推的话,怕是久了就公司有影响。

这天运输公司开会的时候,安华就提交了一份车队最近已接委托单跟拒接委托单数量统计表。

这些数据分发给各个领导层手上时,大家看完后都惊讶了起来。

孙海自己就是从车队队长升上来的,这时候看到这样的统计数据,心下微沉。

“其实,这几个月,不止我们公司。二公司那边的货车队单量也开始了暴增。”

安华听到这儿,一点都不意外。应该说全国的运输需求已经开始进入了喷发式的增长。现在的运力应该还可以勉强供给。等到明年开始,这个供需关系应该会失衡。到时候,公车私用、接私单的情况,将会无可避免地出现。

“我会跟二公司的何主任一起讨论研究,是否要进行新一轮的购车招新司机行动。安华,暂时你把接单的量提上来。尽量别拒绝委托单。”

“好,我知道了。目前已经开始压缩司机的轮休时间接单。不过,这种情况不能持续太长时间。时间太长,会影响司机的休息。”

这个议题过后,工会的主席直接提交了一份名单。

安华接过一看,居然是他们职工家属下乡回城子女的名单,上面的人数不多,大概十五个左右。

“这些都是单位职工子女下乡的名单。这上面,有三个人通过高考回城的。两个私自办了病退回来的。剩下的这些,他们的家长已经过来我这里,想问问能不能帮忙把孩子接收回城?”

关于这个知青回城的话题,安华翻了翻记忆。应该大概今年年底,知青就可以回城了。这时候是年中,要回城,只能有工作单位接收才可以。这时候的知青工作,大部分都是靠父母去购买别人出让的岗位。又或者顶了家里亲人的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回城。

不过,这个方法,在司机众多的运输公司,很难实现。

这不,孙海看完名单后,非常直接地问道:“老申,我们运输公司的岗位有多少,你这个工会主席还不知道?单位暂时是没有办法帮忙接收这些知青回来。目前最好的回城途径就是参加高考。这个议题暂时押后,后续你留意一下情况。”

会议进行到这里,一般就准备结束了。不过,平时没什么提案的维修队欧队长,却提交了一份资料。

安华接过一看,果然是这样。运输量的暴增带来的另一个影响,那就是维修量剧烈增多。所以,欧队长只能跟后勤采购人员提交了增加车辆零配件的配给,以及增加维修工人的申请。

这样一来,倒是可以帮工会主席减少一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