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422)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安华的话音刚落,另外几个一直竖着耳朵偷听的老头也纷纷开口:“那还是会出车祸啊!要我说的,当司机太危险了。还是骑自行车安全。”

这话让安华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的好。

世界的进步,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必不可少。没有便利的交通,各地的物资就不能流通。物资流通不通畅,直接影响经济的蓬勃发展。而这位觉得骑自行车安全的老爷子,话也没错。但是,如果一直生活在一个只骑自行车的地方。那么,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巨大发展。

再说呢,只要好好遵守交通规则,司机跟行人都是安全的。

安华这样想,也是这样说的。特别是这份报道的引文,她特意给科普了一下简单实用的交通规则。就是希望大家在看热闹的同时,能够学到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以后在外行走的时候,可以做到注意交通安全。

这几个老爷子没想到安华的观点会是这个样子。一下子,大家都不说话了。安华见状,赶紧跟他们道别,打酱油去了。

等她从供销社出来,这几个老头已经拉了其他老头子过来,开始给他们科普报纸上的内容了。当然,这些人口中的观点不再是那么片面。反而是尝试跟其他人阐述安华刚刚说的话。

看到这一幕,安华觉得十分高兴。只有大家渐渐地接受一些交通知识的灌输。那么,等以后经济发展了,机动车多了后,也会潜移默化地遵守交通规则。

当然,这些市民们的讨论只是小打小闹。真正能让山海市运输公司伤筋动骨的,还得看上面领导的安排。

而领导们,显然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报纸刊登出来半天后,安华就接到了一个来自省里的电话。

“安华,这次可真是多亏了你。”电话那头的人,正是这次负责刊登安华那小作文的林记者。

安华能从对方兴奋的语气中,察觉到事情的进展应该很顺利。

“别那么客气。我只不过是动动笔而已。真正干事情的,还得是你们这样的大记者。”安华不着痕迹地夸了两句这林记者。接着在对方高兴的笑声中,开始问起了事情的后续。

“具体的事情估计要等年后才会公布。不过……”说道这里的时候,林记者的声音中带着些微激动。

安华配合地问道:“不过什么?”

林记者激动地说道:“这个事情在省里闹得动静很大。交通部门那边已经派人过去山海市交通局进行调查了。看这个样子,山海市那边的交通行业,今年的春节也不用想着过了。”

安华听到这话,终于松了口气。

这次的计划,她当然不是简简单单写个文章就完事了。她的目的是引来上头的关注。让相关部门把山海市运输公司查个底朝天。最好让那些个没资格、没能力上路的司机,通通都给开除。不然,再过两年,路上的机动车一多。到时候,这车祸发生的概率那更是大大地增加。

见事情已经开了个好头,安华就放心了。至于后续的查证工作,安华相信,不会让她失望的。

事情到了这里,算是告了一个小段落。而安华,也可以安心准备过年了。

除夕当天上午,安华帮着家里准备了些年夜饭的菜色后,就出门去邮局,给纪明城跟她师父打个电话。

等电话接通后,安华听到的是一阵清亮的女声。

“你好!请问找哪位?”

这声音一出,安华立刻猜测对方的来历。她心里微微带着点紧张,轻轻回了句:“你好!我这里是南花市打过来的。我叫安华,找纪宏山。”

安华的话音刚落,电话那头的女同志笑出了声音。

“啊!是安华同志啊!你好啊!我是纪宏山的女儿纪明丽。我爸出去外头了。你要不晚点再打过来?”

纪明丽说着,促狭地看向在电话旁边沙发上,正跟儿子一起玩耍的纪明城。

纪明城本来还在逗着这三岁的小外甥。听到自家大堂姐那句安华同志,立刻看了过去。结果,就跟大姐这促狭的眼神对了个正着。

“大姐,你别逗我了。电话给我,我来听。”说着,纪明城就过去,想要接过纪明丽手中的电话筒。

不过,显然他一个搞研究的,武力值是比不上开坦克的。

只见纪明丽三两下就抱着整个电话后退了两步,一副得意的模样。

边上的小朋友看不懂妈妈跟舅舅在干嘛,还以为他们在玩游戏,乐得咯咯笑。

这样大的动静,电话那头的安华听得一清二楚。她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又不能直接把电话给挂断。只能耐性等待电话那头的结果。

好在,纪明城没让她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