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429)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梁厂长这会儿终于找到机会说话了。

“我们厂子的效率很高的。厂里面的大小媳妇都不怕加班加点干活。所以,如果钱厂长可以在二月二十号之前把棉布都送过来的话,我们可以保证在三月十号之前完成订单。”

安华听着这两个厂长你来我往地讨论着,心里一阵好笑。

这两位,不是应该单独商量好货期后再过来下委托单的吗?怎么这会儿倒是直接跑到运输队来讨论。边上看着热闹的五金厂胡厂长一直笑眯眯不说话。

安华看到这儿,转头对着孙海说道:“孙主任,你觉得这个委托单要接吗?”

孙海在边上听了一耳朵。现在见安华问,干脆点头:“要是时间上来得及就接。要是他们的货赶不上最迟出发日期,那么我们接单了也没用。”

安华闻言,点点头。其实,她也是这个意思。这个交货日期十分重要。要是迟到的话,就会错过开船的日期。到时候,这批货就等于砸在手上。而且,她现在还不清楚省进出口总公司跟外商签订的合同具体内容。如果是那种十分苛刻的合同,估计会对迟交货或者不交货有很重的罚金。

孙海跟安华达成一致后,看向对面三位厂长,清了清嗓音:“行了,你们的生产进度问题,你们自己回去商量解决。我们运输公司只负责运输货物。我给你们订一个最迟出发日期,那就是三月九号。如果不能在这个日期之前把货物准备好的话,基本上你们的货很难准时从南花市到达羊城码头。”

孙海说完话后,见这三位厂长都不说话,补充了一句:“如果你们接受这个时间,就补一份运输委托单过来。有了委托单,我们这边会提前做好出车计划。具体的对接工作你们直接找安华。”

安华点头:“这两天你们确定好后就给我委托单。目前我们车队手上的出车任务不少,车辆会很紧张。早点定下来,对咱们双方都有好处。”

这次的小会议,随着安华的话而结束。

看着相携离开的三位厂长,安华估计他们回去后会商量好,然后马上给他们车队下运输委托单。

刚刚安华跟他们说车队的货车紧张不是开玩笑的。

安华回到自己办公室后,从桌上摊开一个文件夹,里面就有厚厚一沓委托单。全都是要在二月份、三月份就完成的订单。

市场开放后,经济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告诉发展时期。安华觉得自己每天醒来,世界就好像又进步了。而证明经济发展最好的证据,就是她眼前这些运输委托单了。

南花市本地生产的产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大城市,足够证明经济开始发展。

而今天开会说的大订单,要是他们委托单下得太晚的话,安华这边要安排也是很麻烦的。

——

被安华惦记着的三位厂长,在离开运输公司后,最终商讨出一个比较合适的生产计划。接着,他们请示了高主任那边的意见后,在一天后,正式给南花市第一运输公司下委托单。

委托单的主体单位是被服厂,不过安华知道这样下单是因为成品最终是从被服厂的仓库出货的。

收到这张十分重要的委托单后,安华开始在车队里面挑选合适的司机接这个任务。

这个任务看起来跟往常那些长途任务没什么差别,而且目的地还是大家都熟悉的羊城。

不过,这订单是外贸订单,安华觉得应该更加慎重。特别是这时候的出口,并没有广泛运用集装箱进行运输。那么,到时候这一件件包装好的衣服,外商那边应该会对外头的大包装进行一定的要求。

不然,那么多的衣服,要一件件搬上船去,也是不可能的。

按照安华对目前国内运输行业的了解,最有可能的大包装要求,应该是把衣服以大件的方式进行一定的包装,接着打上卡板。只有这样,才能方便运输工作。

而打成卡板的货物,装到目前这种敞开式的货车车斗,会浪费很多空间。安华估计一台货车最多只能装到两个卡板。这样的话,预估的十台货车应该就不够用。

只是,三月十号左右这段时间,他们车队确实有很多任务要做。要挤出十几台大货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好在,很快就有人给她的车队送车了。

二月底,山海市运输公司的最终处理结果下来了。

孙海作为南花市第一运输公司的负责人,第一时间接到了来自省交通部门的通知。

“所以,我们这是要派人去山海市提车子回来呢?”

安华被孙海叫过去,说了山海市运输公司的事情。

孙海点头:“对。处理结果下来了。山海市运输公司一共有一百五十八台货车。省里的意见是只给山海市运输公司留下五十八台。剩下是一百台,拆分给全身各大市级运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