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463)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等所有事情忙完,再次回到南花市的时候,时间已经到十一月。

再次踏上自己熟悉的土地,安华有点回不神来。就一个多月的功夫,她就已经成为纪明城的妻子,纪明城成为了她的丈夫。

纪明城看她这个样子,好笑地拉了拉她的手:“走,咱们先回家。”

作者有话说:

喜事办完,下面就是工作的新阶段啦!

第128章

风云变幻,大浪淘沙

风云变幻, 大浪淘沙。

8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跟坐了火箭一般, 飞速上升。经济特区的设立、保税区的建设、个体工商户的出现, 无一不表明经济发展的欣欣向荣。

短短三年的功夫,经济的发展已经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买东西不再需要票据。私人可以开店做生意。想吃什么,抬脚出门, 掏钱就能买到。这样便利的生活下,人们的幸福感大大的提升。

安华作为运输公司的车队队长,对经济的发展感触最深。这两年,运输队的运输委托单多如牛毛。要不是每年都能增加那么几个司机、几台货车。而且司机们工作起来也没偷懒的话,安华都觉得那些单子跑不完。

也因为目前的社会上货多车少的情况,货车司机的社会地位空前高涨。当然,经济发展带来的另一个影响, 那就是以前靠着倒腾些小商品, 随车带回来卖的司机发现。以前紧俏的各地商品, 现在市面上不难买到了。

甚至, 他们南花市百货商店的柜台,已经摆满了各色各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好东西。而一些便宜的小东西, 有人直接去找到货源,在路边就可以摆摊卖起来。

居民们需要购买任何东西, 都十分便利。很少有人再托人找货车司机带货了。

这样一来, 司机们的工作量增加了, 社会地位好像提高了,但是外快却少了不少。特别是国营车队工资福利固定的这一个特点。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大的缺点。

安华作为车队的队长, 最近收到了很多司机私底下的反馈。司机们的意思是, 申请加个工资。不然, 招多点司机进来轮班也行。反正工作量太大了,他们吃不消。怕一个休息不好,在路上出事故,那就糟了。

接到这些个司机的反馈后,安华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底。

她已经听说有些车队的司机,每天完成车队派发下来的任务后。就跟车队借车,去外头接那些私人小作坊的运输单。这些单子的货量少,而且一般都是以市内短途为主。司机们下班后,再抽两个小时跑一趟。轻轻松松就能进账几十块。这简直比老老实实在车队里面出车领工资要有赚头的多。

这种单位里面收入跟单位外面收入的极大差距,加上失去了倒腾货物的利润后。渐渐让司机的心态开始失衡了。大家都想赚钱,而且都知道现在外头干什么都能赚钱。就连随便卖个茶叶蛋,分分钟赚得比他们开大货车的还高。没有人会不动心的。

安华十分清楚自己开店的利润。她妈黄晓梅同志,就去申请了一张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直接在安家所在的街道路口,买了个小门面,正式开店卖衣服、当裁缝。

而她妈妈每个月赚到的收益,比她这个运输队队长还高。因为赚了钱,黄晓梅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再次印证了钱是人的胆”这个道理。

就着这个事情,安华在参加这个月的公司例会时,明确把司机们的想法提了出来。

身为运输公司主任的孙海,听完安华的话后,靠在了椅子上。这一次司机们想加工资,不再是79年那会儿,那么容易就能摆平。那时候之所以加工资那么容易得到领导的批准。主要原因在于大家的起始工资太低。

但是,经历过一轮甚至两轮工资调整的。整个运输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已经能排到南花市的前列了。这种状况下,再次去找上级领导申请加工资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安华带着这个不好的消息回到了运输队后。就被司机们在派单大厅团团围住了。

“怎么样?队长。”

“怎么样?孙主任有说什么吗?”

“这事儿可跟我们家关系很大的。”

……

这些围着安华的司机,都是上午刚刚出完车回来的。他们都十分关心加工资这个事情。恨不得今天提个意见。明天单位就能给上调工资。

安华看着这些人急切的目光,十分理解地点点头。

“这事儿,孙主任那边说会尽量帮着大家争取一下。”其实,这话的意思就表明了希望十分渺茫的。

说完这话后,安华带着开会的记录本,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