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483)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安华放下手中的笔,朝大铁门望去。发现是值夜班的老戴过来了。这人是附近的老居民。对这一带十分熟悉。安华特意把人给请过来,当个兼职工人。平时也就上个夜班。白天绝对不需要他。就这样,给他开的工资也不低。

“戴师傅,你来啦!”

“哎,安队长。吃了没?”

安华笑着摇摇头:“东西都收拾好了,晚上你就在隔壁那间办公室值班就可以了。”

说着,安华转身把他们平时办公的地方门锁好,然后跟这戴师傅道别。

回到家里,全家人都吃了晚饭。正在院子里面聊天吃水果。见安华回来,两孩子迫不及待地要妈妈抱抱。

安华只得把自己的手举高:“等等哦!妈妈的手脏脏。洗手手再抱。”说着,安华示意弟弟帮忙把两个小孩子拉住。她自己则是走到水龙头边,洗手洗脸。黄晓梅跟安国强已经把专门留给她的晚饭端了上来。

安国强见女儿这么晚才能吃上饭,担心地说道:“哎,没想到你这出去当车队的老板,居然过得还不如当车队队长那会儿。”

安华笑着回了句:“这哪里能一样呢?车队的队长做多做少,工资都是固定的。但是,这车队的老板可就不一样呢?”

安华说着,伸手把两个孩子各自抱了一下。接着才端起碗开始吃起饭来。

弟弟安钰正是小学生好奇的阶段。听到姐姐这话后,立刻问道:“姐姐,有什么不一样啊!”

两个小屁孩见舅舅问话,也有样学样地来一句:“不一样。”

这三人逗得安华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差点被口中的饭给呛了一下。

黄晓梅见状,没好气地拍了拍安华的背部:“你啊你。都两个孩子的妈了,吃个饭还毛毛躁躁的。”

安华笑着道:“我就是八十岁了。还是你女儿了。”

“爸,我这车队刚拉起来没多少天,那运费收入真的不是假的。我那两台货车,基本上除了晚上,就没停过。四个司机,两台货车轮班上阵,简直是跟以前运输公司那种模式完全不一样。”

安国强见女儿说道自己的车队,就两眼放光。知道这是真的很喜欢自己建车队。他也就不好再劝孩子了。

“反正在外头开车,记得多管管司机,让他们注意安全。”

“嗯嗯,知道了。”安华特意找了保险公司,给两台货车都上了保险的。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问题,还能减少损失了。

至于这第二批的货车要什么时候购买,就得等着两台货车赚到多少利润先。不过,安华觉得这个日子,不会太远了。

——

安家这边其乐融融,但是整个南花市现存的车队。无论是国营车队也好,私人车队也罢。就发现刚过完年,怎么南花市的运输委托单好像少了些?

不过,因为目前运输市场仍然处于车少货多的情况,所以暂时并没有人发现安华这个小小车队的作用。甚至应该说,整个南华市除国营车队外,几乎没什么私人车队知道,安华又重新出来跑车了。

只是,这个状况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安华的车队自成立之日起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了。农忙时候刚刚来临,市面上的运输委托单量,开始进入了平稳的上升期。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渐渐有人发现了安华这个小小的五人车队。好像在不知不觉之间,深深地扎根在南花市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而他们经常能接触到的私人作坊运输委托,居然慢慢地分流了一部分到这个小车队。

而且,这个小车队提供给货主的服务,跟他们完全不一样。

乍一眼看上去,大家都是开大货车的。只要把货物从卖方送到买方手中,他们就完成任务了。可惜,偏偏南花市的运输行业,出了这么一个奇葩车队。

这车队没有在运费上做文章。整个南花市运输行业的大概价格,他们的定价跟这个没差多少。这个车队另辟蹊径,从车队服务这一块下手。

具体包括接单前的各种详细信息确认。比如,跟卖方了解清楚将要托运的货物特点。保证货物在运输途中完好无损。

接单后,收货款的阶段也是态度尊敬。最后,完成一单运输后,安华的车队,居然还会打电话给回执单上的联系人进行回访。

这么完善的工作环节,再加上安华在南花市甚至三花省的影响力,很多国营、私营单位都乐意跟安华打交道。

因为这时候的私人运输队,大部分都是很不正规的。如果司机是从外头其他城市招募过来的话。很多厂家会拒绝给这种私人车队下单。

这个事情,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厂家歧视非本城市的司机。而是因为,在这个货物、钱币流通渠道很小的时代。如果他们把货物委托给一家外地司机的运输队负责。然后,这些司机很有可能,会直接拉着他们的货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