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494)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在孙凯想来,他跟凌海洋辞职后,肯定跟着安华干。至于干什么工作,不就是继续当司机吗?

安华无奈地跟纪明城对视了一眼,好像在跟他说:你看看。孙凯就是这样的人。

纪明城接过话头:“那不能。这是你跟海洋的未来。安华找你们谈谈,那是负责任。你先去给凌海洋家打个电话。叫他过来我们家。大家都好久没聚会了,刚好聚一聚,顺便说说以后的工作安排。”

孙凯见连纪明城都是一脸认真的模样,只能点头,跑外头打电话去了。

安华看着他那跳脱的背影,好笑道:“明城,你说要是孙凯知道我安排他做什么工作,会不会想跑掉。”

纪明城笑着摇摇头:“孙凯可不是个喜欢逃避的人。”

——

“什么,我们不当司机吗?”

凌海洋在接到孙凯的电话后,很快就从纺织厂来到了纪家。几人见面后,安华并没有啰嗦。而是直接把自己对凌海洋跟孙凯的安排说了出来。

“不是不当司机,而是让你们以司机为跳板,向上发展。”

安华看着眼前两人一副震惊的模样,微笑着解释了起来。

“之前我从省运输公司那边买多了两台货车,到时候这两台货车就归你们开。但是,这两台货车不是专职拉货的车子。而是让你们倒腾货物用的。”

说到倒腾货物的时候,安华的眼神中发出惊人的亮光。

八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的生产效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物资特别是生活物资,已经不需要通过南来北往的货车司机倒腾,就能从当地的百货商店、供销社获得。

只是,什么年代,都是存在稀缺资源跟稀缺货物的。什么年代,都存在舍得花钱的有钱人。而安华,恰恰知道这个年代,什么商品最为稀缺而且能很快脱手。

就像他们家刚刚安装好的空调,就像那便利的电冰箱、风扇、洗衣机、大彩电等等。这些稀缺的电器,以及其他电子手表等等,都是目前社会上的稀缺品。

当然,她既然敢买两台货车,专门干这个倒腾货物的事情。不是因为她胆子大、本钱厚,而是她之前经常去羊城,通过省进出口总公司的高主任,认识了很多那边的厂家。

目前,这些稀缺商品,没点关系的人还真很难弄出来。但是安华恰恰别的没有,人脉关系网络却十分广阔。

她这边已经跟羊城那边打好招呼,只要货款到位,马上可以安排司机过去拉货回来。等货拉回来后,买家她都找到了。就一来一回,承担运输的风险,就能赚到不少的钱。

而干这个倒腾货物的最大目的,是为了积累原始资本。

她手里的钱只够买多两台货车。但是,要成立一个成规模的货车队。几台货车显然是不够的。像这次这样,如果她手里的车够多的话,她完全可以吸纳那些品质好的司机进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给那些自由司机派单的时候,还要让他们自己负责找货车的事情。

“当然,你们两个不用担心从南花市到羊城这条路上的安全。”整个计划,最为危险的地方就在这里。而安华不是一个为了钱,就把朋友生命给搭上的人。

“我跟省运输公司那边确认好了。他们有一条专门跑羊城的专线运营。到时候,他们出发的时候,你们两人的车子跟着他们的车队一起走。人多就安全了。其他事情我都会安排的。”

孙凯跟凌海洋听完后,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的程度了。最后,还是孙凯说道:“安华,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能想到这样的计划?”

边上的凌海洋跟着狂点头。

安华回道:“其实这事儿我跟你们说得那么清楚,也是怕其中的风险你们忽略了。目前我手里头的钱,加上你跟海洋、康子合伙过来的钱,最多再买多两台货车。而这个倒腾货物的方法,是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最快积累财富的方法了。”

当然,这种方法,过多一两年,等外头的生产效率跟上。倒腾这种货物就没有赚头了。但是,肉眼可见的这一两年,倒腾电器却是一笔利润可观的生意。

“行,我跟海洋就干了。”孙凯跟凌海洋互相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安华还没来得及感动,孙凯又加了句:“这事儿不用我们干很久吧!”

安华见他这小心翼翼的模样,笑道:“你放心,咱们的重心不在这块。这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你到时候跟海洋负责跑几趟就可以。其他事情我都会安排妥当的。”

安华在说计划的时候,纪明城一直没有插话。等他们说完后,他才补充道:“省运输公司那边的羊城专线运营很成熟,跟着他们一起出发,安全是没有问题的。”